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日本推進天然氣水合物産業發展的經驗與啓示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研究分析 >> 产业分析 >> 能源行業 >> 其它
【文檔標題】: 日本推進天然氣水合物産業發展的經驗與啓示
【搜關鍵字】:
【金牌服務】: 金牌貴賓如欲訂購該産業相關定制報告幷享受金牌服務請直接與我研究院聯繫
【聯繫電話】: 010-84675230
【公司傳真】: 010-84673367
【公司網址】: http://www.zkreport.org
【文檔介紹】
【時間:2025-5-26】


      
       ※日本陸域天然氣水合物長期穩定開采技術已趨成熟,基于陸地試采的技術將向海域試采轉移
      
       ※當前日本天然氣水合物産業處于開采技術全面驗證、海域先導區調查基本完成的發展階段,計劃于2026年前後實施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生産性試采,預計2030年實現商業化開采
      
       ※我國作爲全球天然氣水合物勘探開發的引領者,應抓住戰略機遇,堅定不移推進天然氣水合物産業化發展,提前進行政策預研儲備,重點圍繞天然氣水合物産業發展規劃、礦業權管理、財政補貼、財稅、金融和研發支持政策等領域開展前期基礎研究,待時機成熟時,適時推出操作性强、效果好的政策體系,確保我國在天然氣水合物産業化進程中搶占先機
      
       日本作爲化石燃料消費大國和能源進口大國,格外重視能源的安全穩定和獨立自主,一直將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産業化發展視爲保障自身能源安全的重要抓手,幷把其列爲國家戰略。2019年,日本啓動新一輪天然氣水合物開發國家計劃(2019~2025年),提出2027年前實現商業化開發的目標,幷專門組建了天然氣水合物研究開發聯盟(MH21-S)。2024年,日本修訂了《日本海洋能源和礦産資源開發計劃》,明確提出2030年前啓動由民企主導的天然氣水合物商業化項目。
      
       爲推進商業化開發,日本先後于2013年和2017年進行了兩輪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幷于2023年6月進行了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簡易試采。與海域試采相比,陸域凍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技術條件更加簡單,可用較低成本開展長期試采,爲海域長期生産提供技術驗證。爲此,日本早在2014年就與美國能源技術實驗室(NETL)簽署了在阿拉斯加聯合開展陸域長期試采的合作備忘錄。2023年9月至2024年7月,日本金屬能源安全組織(JOGMEC)聯合NETL在阿拉斯加北坡凍土帶實施天然氣水合物長期試采,共歷時315天,其中産氣280天,出氣日216天(非出氣日64天),均創下了天然氣水合物試采的時長紀錄,後因主動關停而終止試采。總體來看,當前日本天然氣水合物産業處于開采技術全面驗證、海域先導區調查基本完成的發展階段。在此次長期試采的基礎上,日本計劃于2026年前後實施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生産性試采,力爭2030年實現商業化開采。
      
       長期穩定開采技術已趨成熟,基于陸地試采的技術將向海域試采轉移
      
       阿拉斯加試采結束後,日本MH21-S和日本産業技術綜合研究所(AIST)于2024年12月4日至5日分別召開了砂岩層和淺表層天然氣水合物調查研發推進年會,全面總結此次試采成果和日本天然氣水合物産業化進程。
      
       會議認爲,此次試采達到了既定目的,取得了五個重大突破:一是完成超10個月連續産氣,創世界最長産氣紀錄;二是完整監測4口井的全流程數據,有效評估砂岩層産氣過程;三是驗證了生産技藝的穩定性,全程未發生井內故障;四是研發了遠程監控系統,實現生産數據實時獲取、解析和應用;五是實現持續穩定供氣,首次將産出的甲烷氣體作爲試采場地內發電機等測試設施的燃料來源,成爲全球首個直接將天然氣水合物作爲能源使用的項目。這次試采表明,長期穩定開采技術已取得突破,未來將側重技術改進與優化。
      
       這次試采後期仍遇到細砂附著堵塞氣孔、隨氣少量出水等技術問題,未來計劃通過化學除砂、泵性提升等方式改善和緩解。目前,大量試采數據仍在解析中,日本將基于阿拉斯加試采的技術成果,推進本國海域長期水合物試采。會議上幷未透露試采的産氣速率與産氣量。
      
       即將完成先導區海域精細地質環境調查,計劃實施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長期開采
      
       日本高度重視先導區建設在推進天然氣水合物産業化進程中的作用,目前,已圈定3處海域淺表層天然氣水合物産業化先導區,重點圍繞水深500~1000米的兩處進行海底地質和水文環境調查。2023年,日本利用“地球”號大洋鑽探船在兩個先導區進行鑽探取樣和調查工作,兩次均鑽進160米,均獲連續隨鑽測井數據和約140米岩芯。2024年又實施6個調查航次,主要利用走航式自主水下航行器(AUV)進行高精度海底地形測繪和3000米級無人遙控潜水器(ROV)進行海底觀察和表層樣采集,幷使用懸停式AUV進行高分辨率海底攝像,以及開展海底調查與基礎材料實驗等工作。截至目前,在海洋地質調查方面,已在兩處先導區完成12項大基本調查,幷對各自160米隨鑽測井數據和140米岩芯進行了綜合分析研究,已全面掌握先導區地質環境條件。同時,在環境影響評價方面,已完成先導區鑽前、鑽中和鑽後長時間環境調查,幷利用海底成像、電磁勘探、三維地震等多種手段,定量評估了沉積物堆積範圍、生物密度變化等環評指標,著手確立環境基綫與構建環評體系。
      
       今年,日本計劃繼續開展鑽後環境觀察與評價調查航次,幷擬選用合適的調查船完成兩處先導區的精細海洋地質與環境評價工作。同時,1月下旬,“地球”號繼2023年的簡易試采之後,計劃再次執行爲期38天的天然氣水合物簡易試采,將在志摩半島外海鑽探兩孔,獲取新的測井數據與岩芯樣品,爲2026年新一輪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精准刻畫儲層及選址提供基礎支撑。
      
       關于我國天然氣水合物産業發展的思考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關國計民生,天然氣是我國主體能源之一。我國已成爲全球最大的天然氣消費國和進口國,天然氣外采度高達43%,且未來還有進一步攀升的趨勢。作爲能源結構調整的過渡性橋梁和低碳轉型的主力軍,天然氣還是我國能源發展綠色轉型過程中最爲重要和現實的選擇,在構建清潔低碳、靈活高效新型電力系統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天然氣水合物是我國天然氣産業未來的重要補充,是構建多元安全能源供應保障體系的重要選擇,也是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重要領域。與此同時,天然氣水合物勘探開發涉及領域廣、溢出效應强,有望成爲發展海洋新質生産力的重要方向。
      
       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天然氣水合物産業發展的信心。未來産業的發展往往具有爆發性,從全球天然氣水合物的歷次試采結果來看,開采技術的迭代升級已開始呈現出指數級增長的態勢,天然氣水合物産業正處于從孕育期向成長期過渡的關鍵階段。隨著科技發展、需求升級,天然氣水合物開采的産氣時長和産氣量有望迎來數量級的提升,幷釋放巨大的支撑和帶動作用,産業化前景可期。我國作爲全球天然氣水合物勘探開發的引領者,應抓住戰略機遇,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推進天然氣水合物産業化發展。要充分利用“夢想”號大洋鑽探船,加大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調查力度,儘快落實先導區資源儲量,查清礦體特徵,補齊重點區域的普查和詳查工作,積極實施生産性試采,加快推進商業化開采,進一步鞏固我國在天然氣水合物領域的先發優勢。
      
       集智攻關難題,充分發揮科技創新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科技創新是加快實現天然氣水合物産業化發展的根本。日本在推進天然氣水合物開發的進程中,高度重視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先後部署了最優鑽進速率推演、鑽探操作規範編制、大口徑鑽探標準制定、穩定揚收系統研發、泥砂—天然氣水合物分離效率提升、緩解三相變化致堵對策及降低環境影響方案等核心課題,實現了鑽采技術的持續升級。新型舉國體制是我國在激烈科技競爭中搶占制高點、掌握主動權的戰略優勢,應充分發揮國家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平臺的組織作用,聯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聚焦控壓鑽井、抑制性鑽井液、甜點識別、儲層改造、出砂管控、流動保障等關鍵核心技術問題,部署實施一批有針對性的重大科技項目,加快打通水合物長期穩定生産的技術路綫,研製更加適宜、便捷和高效的裝備,不斷降低天然氣水合物的開發成本。
      
       提前儲備政策,爲天然氣水合物産業化快速發展保駕護航。當前,天然氣水合物勘探開發仍面臨諸多複雜挑戰,其技術研發和未來市場的高不確定性阻礙了企業的投資意願,天然氣水合物産業化面臨“死亡之穀”。具體看,主要存在引導天然氣水合物成爲戰略性資源儲備的支持性政策體系尚未建立,針對技術研發高不確定性的財稅組合政策支持明顯不足,天然氣水合物上中下游發展缺乏協同等問題。2030年前後將是天然氣水合物産業化發展的關鍵節點。當前,我國生産性試采實施在即,迫切需要相應的産業政策來加速推進産業化的發展。葉岩氣、核電等先進能源技術産業化發展的國際經驗表明,高度重視戰略和規劃,實現市場化中小企業主導下的技術創新和金融支持,競爭機制和政府引導幷舉是實現新興産業發展的關鍵舉措。鑒于此,在天然氣水合物産業化前夕,應提前進行政策預研儲備,重點圍繞天然氣水合物産業發展規劃、礦業權管理、財政補貼、財稅、金融和研發支持政策等領域開展前期基礎研究,待時機成熟時,適時推出操作性强、效果好的政策體系,確保我國在天然氣水合物産業化進程中搶占先機。
              

上一篇:
下一篇:
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葉岩氣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