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電子信息製造業2023—2024年穩增長行動方案》(下稱《方案》)。對2023-2024年電子設備製造業以及鋰離子電池、光伏及元器件製造等相關領域做出工作部署。 《方案》提出,2023—2024年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平均增速5%左右,電子信息製造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突破24萬億元。2024年,我國手機市場5G手機出貨量占比超過85%,75英寸及以上彩色電視機市場份額超過25%,太陽能電池産量超過450吉瓦。 來看5大重點措施: 1.依托技術和産品形態創新提振手機、電腦、電視等傳統電子消費; 2.在虛擬現實、試聽産業、先進計算等六個領域培育壯大新增長點; 3.充分調動各類基金和社會資本積極性,有序推動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通訊設備、智能硬件、鋰離子電池等重點領域重大項目開工建設; 4.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落實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股權獎勵遞延納稅; 5.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用好在境內外上市融資、發行各類債券等融資工具。推動各地高質量建設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提升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水平。 促進傳統領域消費升級,培育壯大新增長點 在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激發市場潜力方面,《方案》指出,促進傳統領域消費升級,依托技術和産品形態創新提振手機、電腦、電視等傳統電子消費。推動手機品牌高端化升級,培育壯大折叠屏手機産業生態,從優化成本、改善技術、加大適配等角度促進折叠屏手機生態成熟。 《方案》提出,在虛擬現實、試聽産業、先進計算等六個領域培育壯大新增長點。 在虛擬現實領域,推動虛擬現實智能終端産品不斷豐富。深化虛擬現實與工業生産、文化旅游、融合媒體等行業領域有機融合。 試聽産業方面,推動先進計算産業發展和行業應用;鼓勵加大數據基礎設施和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滿足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需求。 北斗應用方面,打造大衆消費領域北斗應用示範場景,提高北斗應用普及率,推動北斗産業化、市場化、規模化發展。 新型顯示領域,面向新型智能終端、文化、旅游、景觀、商顯等領域,推動AMOLED、Micro-LED、3D顯示、激光顯示等擴大應用,支持液晶面板、電子紙等加快無紙化替代應用。 智能光伏領域,推動“智能光伏+儲能”在工業、農業、建築、交通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創新應用。 擴投資、穩外貿 《方案》指出,要支持重點項目建設,充分調動各類基金和社會資本積極性,進一步拓展有效投資空間,有序推動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通訊設備、智能硬件、鋰離子電池等重點領域重大項目開工建設。 鼓勵企業開展逆周期投資,支持企業加快産綫技術改造升級力度,提升中高端産品比重。促進綠色製造和智能化升級,面向碳達峰碳中和,推動光伏産業智能轉型升級,支持智能光伏關鍵技術突破、産品創新應用、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推動LED産業升級發展,促進健康照明産品等擴大應用。 在穩住外貿基本盤方面,《方案》提出,引導電子整機行業優化出口産品結構,提升高附加值産品出口比例,打造品牌國際競爭力。引導企業抓住數字貿易機遇,持續推動出口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業務,深挖綫上綫下國際市場潜力。助力企業用足出口退稅政策,提高進出境物流效率,推動物流要素高效整合。 同時,持續優化外資營商環境,鼓勵外資企業在我國擴大電子信息領域投資。貫徹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利用光伏、鋰電等産業外向型發展優勢和全球能源革命機遇,推動國際産能和應用合作進程。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持産業鏈供應鏈順暢 《方案》指出,要提升創新發展水平,加快信息技術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和迭代應用,加强Micro-LED、印刷顯示等前瞻性産業布局。面向個人計算、新型顯示、VR/AR、5G通信、智能網聯汽車等重點領域,推動電子材料、電子專用設備和電子測量儀器技術攻關。加快太陽能光伏、新型儲能産品、重點終端應用、關鍵信息技術融合創新發展。 落實集成電路企業增值稅加計抵减政策,協調解决企業在享受優惠政策中的問題。面向數字經濟等發展需求,優化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産業布局幷提升高端供給水平,增强材料、設備及零配件等配套能力。統籌資源加大鋰電、鈉電、儲能等産業支持力度。 在保持産業鏈供應鏈順暢方面,《方案》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服務器、光伏等領域,推動短板産業補鏈、優勢産業延鏈、傳統産業升鏈、新興産業建鏈。 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强,持續發揮引領支撑效應。圍繞産業上下游及存在共性技術的相關領域,培育和吸引一批專注細分市場、豐富産業鏈體系的優勢企業。 同時,發揮“鏈主”企業作用,優化産業鏈資源配置,培育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集群。鼓勵産業優化重組,合理開展企業幷購重組、海外幷購等,推動市場有序競爭。 此外,《方案》明確,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落實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股權獎勵遞延納稅等政策。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電子信息製造業投入,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用好在境內外上市融資、發行各類債券等融資工具。推動各地高質量建設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提升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