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工信部網站消息,爲加快推動傳統優勢食品産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産業發展,培育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助力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工信部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培育傳統優勢食品産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産業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明確了主要目標:到2025年,傳統優勢食品産區規模不斷壯大,地域覆蓋範圍進一步拓展,地方特色食品産業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供應鏈保障能力明顯改善,一二三産融合水平持續優化,産業鏈現代化水平大幅提升,“百億龍頭、千億集群、萬億産業”的地方特色食品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培育5個以上年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的傳統優勢食品産區,25個以上年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的龍頭骨幹企業,打造一批全國知名地方特色食品産品品牌和地方特色小吃工業化典型案例。 《指導意見》指出,要增强優質原料保障能力。加强優質食用農産品原料品種資源保護利用,强化特色、珍稀農産品品種擴大繁育工作,爲地方特色食品産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撑。鼓勵企業聚焦中國特色農産品優勢區幷適度向邊境地區傾斜,建立長期穩定的農産品原料供應基地,發展規模化種養殖。 鼓勵地方特色食品生産企業以訂單農業等方式,與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形成穩定的協作關係,或與農産品原料種養殖戶建立契約型、分紅型、股權型等多種合作模式,組織專門機構或專業人員有針對性地開展種養殖技術指導,形成長期穩定的優質原料供應來源,讓農民共享全産業鏈的增值收益。 《指導意見》明確,要推動特色産業集群建設。强化産業鏈協同配套,支持各級政府立足本地特色食品産業資源,加强高水平規劃布局,引導企業向傳統優勢食品産區集中,放大産業集群效應。瞄準産業上下游配套要求,擇優引進農産品預處理、冷鏈物流、包裝印刷、電子商務等企業,推動生産要素優化升級,形成若干有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集群。 開展大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鼓勵地方特色食品龍頭企業發揮産業鏈主引擎作用,加强科技創新,大力開展品牌和渠道建設,發揮聚合輻射效應,帶動上下游中小企業發展,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構建市場化服務體系,支持傳統優勢食品産區打造特色主導産品交易中心、批發市場等,鼓勵成立行業協會、産業聯盟等中介組織,擴大地方特色食品影響力。 《指導意見》還指出,要培育特色品牌文化。挖掘歷史文化內涵,推動食品領域老字號創新發展,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産以及歷史文化、節慶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融入地方特色食品品牌,鼓勵企業將中華傳統飲食製作技藝與現代食品生産技術工藝合理結合。挖掘地方特色食品歷史淵源,借助短視頻、微電影、系列叢書、博物館和檔案館建設等形式,講好地方特色食品故事,展現地方特色食品獨特“味道”。 支持傳統優勢食品産區注册集體商標,加快培育區域公用品牌,引導産區內企業積極使用,提升産區品牌形象。鼓勵地方特色食品生産企業發展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産品,推行食用農産品達標合格證制度,提升品牌影響力。 鼓勵傳統優勢食品産區舉辦地方特色食品專業性展覽會、博覽會、交易會等,通過設計大賽、品鑒會等形式推廣特色主導産品,提升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引導地方特色食品生産企業參加“中國品牌日”“非遺購物節”“吃貨節”“網上年貨節”以及“全國行”和“進名店”等活動,加大宣傳推介力度。支持地方特色食品開拓國際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