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産業,是建設現代化强國的重要支撑,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領域。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生態環境部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到2025年要實現這“5大目標” 力爭到2025年,鋼鐵工業基本形成布局結構合理、資源供應穩定、技術裝備先進、質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競爭力强、綠色低碳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格局。 創新能力顯著增强。行業研發投入强度力爭達到1.5%,氫冶金、低碳冶金、潔淨鋼冶煉、薄帶鑄軋、無頭軋製等先進工藝技術取得突破進展。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80%左右,生産設備數字化率達到55%,打造30家以上智能工廠。 産業結構不斷優化。産業集聚化發展水平明顯提升,鋼鐵産業集中度大幅提高。工藝結構明顯優化,電爐鋼産量占粗鋼總産量比例提升至15%以上。布局結構更趨合理,鋼鐵市場供需基本達到動態平衡。 綠色低碳深入推進。構建産業間耦合發展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80%以上鋼鐵産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噸鋼綜合能耗降低2%以上,水資源消耗强度降低10%以上,確保2030年前碳達峰。 資源保障大幅改善。資源多元化保障能力顯著增强,國內鐵礦山産能、規模、集約化水平大幅提升,廢鋼回收加工體系基本健全,利用水平顯著提高,鋼鐵工業利用廢鋼資源量達到3億噸以上。 供給質量持續提升。高端鋼鐵産品供給能力大幅增强,品種和質量提檔升級,每年突破5種左右關鍵鋼鐵材料,形成一批擁有較大國際影響力的企業品牌和産品品牌。 “12項主要任務”需大力推進 增强創新發展能力。强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營造産學研用一體的協同創新生態。采取“揭榜挂帥”等方式,推動行業公共服務創新平臺和創新中心建設。重點圍繞低碳冶金、潔淨鋼冶煉、薄帶鑄軋、高效軋製、基于大數據的流程管控、節能環保等關鍵共性技術,以及先進電爐、特種冶煉、高端檢測等通用專用裝備和零部件,加大創新資源投入。發揮新材料生産應用示範平臺作用,建立健全關鍵領域鋼鐵新材料上下游合作機制,搭建重點領域産業聯盟。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設鋼鐵行業創新平臺,積極爭創國家級創新平臺。加强標準技術體系建設,制定發布一批基礎通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培育發展一批先進適用的高水平團體標準,滿足市場和創新需求。 嚴禁新增鋼鐵産能。堅决遏制鋼鐵冶煉項目盲目建設,嚴格落實産能置換、項目備案、環評、排污許可、能評等法律法規、政策規定,不得以機械加工、鑄造、鐵合金等名義新增鋼鐵産能。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等法律法規,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後産能應去盡去,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和已化解過剩産能複産。研究落實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總量、産能利用率等爲依據的差別化調控政策。健全防範産能過剩長效機制,加大違法違規行爲查處力度。 優化産業布局結構。鼓勵重點區域提高淘汰標準,淘汰步進式燒結機、球團竪爐等低效率、高能耗、高污染工藝和設備。鼓勵有環境容量、能耗指標、市場需求、資源能源保障和鋼鐵産能相對不足的地區承接轉移産能。未完成産能總量控制目標的地區不得轉入鋼鐵産能。鼓勵鋼鐵冶煉項目依托現有生産基地集聚發展。對于確有必要新建和搬遷建設的鋼鐵冶煉項目,必須按照先進工藝裝備水平建設。現有城市鋼廠應立足于就地改造、轉型升級,達不到超低排放要求、競爭力弱的城市鋼廠,應立足于就地壓减退出。統籌焦化行業與鋼鐵等行業發展,引導焦化行業加大綠色環保改造力度。 推進企業兼幷重組。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實施兼幷重組,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鋼鐵企業集團。依托行業優勢企業,在不銹鋼、特殊鋼、無縫鋼管、鑄管等領域分別培育1~2家專業化領航企業。鼓勵鋼鐵企業跨區域、跨所有制兼幷重組,改變部分地區鋼鐵産業“小散亂”局面,增强企業發展內生動力。有序引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獨立熱軋和獨立焦化企業參與鋼鐵企業兼幷重組。對完成實質性兼幷重組的企業進行冶煉項目建設時給予産能置換政策支持。鼓勵金融機構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積極向實施兼幷重組、布局調整、轉型升級的鋼鐵企業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妥善做好鋼鐵企業兼幷重組中的職工安置。 有序發展電爐煉鋼。推進廢鋼資源高質高效利用,有序引導電爐煉鋼發展。對全廢鋼電爐煉鋼項目執行差別化産能置換、環保管理等政策。鼓勵有條件的高爐—轉爐長流程企業就地改造轉型發展電爐短流程煉鋼。鼓勵在中心城市、城市集群周邊布局符合節能環保和技術標準規範要求的中小型電爐鋼企業,生産適應區域市場需求的産品,協同消納城市及周邊廢弃物。積極發展新型電爐裝備,加快完善電爐煉鋼相關標準體系。推進廢鋼回收、拆解、加工、分類、配送一體化發展,進一步完善廢鋼加工配送體系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電爐鋼發展示範區建設,探索新技術新裝備應用。分別遴選8家左右優勢標杆電爐煉鋼和廢鋼加工配送企業,形成可推廣的産業模式。 深入推進綠色低碳。落實鋼鐵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統籌推進减污降碳協同治理。支持建立低碳冶金創新聯盟,制定氫冶金行動方案,加快推進低碳冶煉技術研發應用。支持構建鋼鐵生産全過程碳排放數據管理體系,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開展工業節能診斷服務,支持企業提高綠色能源使用比例。全面推動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推進鋼鐵企業清潔運輸,完善有利于綠色低碳發展的差別化電價政策。積極推進鋼鐵與建材、電力、化工、有色等産業耦合發展,提高鋼渣等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大力推進企業綜合廢水、城市生活污水等非常規水源利用。推動綠色消費,開展鋼結構住宅試點和農房建設試點,優化鋼結構建築標準體系;建立健全鋼鐵綠色設計産品評價體系,引導下游産業用鋼升級。 大力發展智能製造。開展鋼鐵行業智能製造行動計劃,推進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商用密碼、數字孿生等技術在鋼鐵行業的應用,在鐵礦開采、鋼鐵生産領域突破一批智能製造關鍵共性技術,遴選一批推廣應用場景,培育一批高水平專業化系統解决方案供應商。開展智能製造示範推廣,打造一批智能製造示範工廠。建設鋼鐵行業大數據中心,提升數據資源管理和服務能力。依托龍頭企業推進多基地協同製造,在工業互聯網框架下實現全産業鏈優化。鼓勵企業大力推進智慧物流,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生産和營銷各環節的應用,不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構建鋼鐵行業智能製造標準體系,積極開展基礎共性、關鍵技術和行業應用標準研究。 大幅提升供給質量。建立健全産品質量評價體系,加快推動鋼材産品提質升級,在航空航天、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能源裝備、先進軌道交通及汽車、高性能機械、建築等領域推進質量分級分類評價,持續提高産品實物質量穩定性和一致性,促進鋼材産品實物質量提升。支持鋼鐵企業瞄準下游産業升級與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方向,重點發展高品質特殊鋼、高端裝備用特種合金鋼、核心基礎零部件用鋼等小批量、多品種關鍵鋼材,力爭每年突破5種左右關鍵鋼鐵新材料,更好滿足市場需求。鼓勵企業牢固樹立質量爲先、品牌引領意識,深入推進以用戶爲中心的服務型製造,開展規模化定制、遠程運維服務、網絡化協同製造、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提升産品和服務附加值。 提高資源保障能力。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建立穩定可靠的多元化原料供應體系。强化國內礦産資源的基礎保障能力,推進國內重點礦山資源開發,支持智能礦山、綠色礦山建設,加强鐵礦行業規範管理,建立鐵礦産能儲備和礦産地儲備制度。促進難選礦綜合選別和利用技術應用,推進釩鈦磁鐵礦綜合開發利用。鼓勵企業開展港口混礦業務,增加港口庫存,發揮港口庫存對資源保障的緩衝作用。按照市場化原則,加强國際鐵礦石資源開發合作。完善鐵礦石期貨市場建設,加强期貨市場監管,完善鐵礦石合理定價機制。 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壓實企業主體責任,立足源頭預防,從行業規劃、産業政策、法規標準、行政許可等方面指導企業加强安全生産管理。鋼鐵企業要健全完善安全風險防控機制,持續推進安全生産標準化建設,全面落實安全生産責任體系,深入開展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淘汰落後高風險工藝技術和設備,實施重大危險源在綫監控與預警技術應用,防範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落實網絡安全主體責任,大力提高商用密碼應用安全,提升工業控制系統安全防護水平,制定應急響應預案,積極應對新興技術融合帶來的安全挑戰。 維護公平市場秩序。加强鋼鐵企業生産經營規範管理,强化質量、裝備、環保、能耗、安全的要素約束作用,强化事中事後監管,實現“有進有出”動態調整。加强企業誠信體系建設、營造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依法依規懲處擅自新增産能、假冒僞劣、違法排污等行爲,幷納入聯合懲戒機制。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增强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和行業自律精神,避免無序惡性競爭,維護行業平穩運行。建立企業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推進鋼鐵企業生産經營規範分級分類管理,支持開展“對標挖潜、技改升級”,打造若干家在新材料、智能製造、綠色低碳等領域具有代表性成果、發展質量高的鋼鐵示範企業。 提升開放合作水平。實施高質量標準引領行動,加快國際標準中國標準互譯、轉化,推動國際間檢驗檢測與認證結果互認,引導中國鋼鐵産品、裝備、技術、服務等協同“走出去”。鼓勵生鐵、直接還原鐵、再生鋼鐵原料、鋼坯、鋼錠等資源性産品和半製成品進口。鼓勵國內外鋼鐵、礦山、航運企業加强合作,構築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全球化鋼鐵産業生態圈。 《意見》堅持創新發展、總量控制、綠色低碳、統籌協調的基本原則,還從加强組織實施、强化政策協同、加强輿論宣傳等方面明確了保障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