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紡織企業尚未完全擺脫高耗能、高排放的現狀。爲了降低紡織行業碳排放,應從紡織纖維原料、分銷消費過程、生産加工過程和廢弃紡織品處理四方面著手,構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現代産業體系。”5月3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紡織大學校長徐衛林在2024氣候創新•時尚峰會上如此表示。 作爲我國傳統優勢産業,紡織行業涵蓋了原輔料製造、紡織製造、服裝生産等多個環節,是全球綠色發展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推進者。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從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獲悉,截至5月30日,已有共計23家品牌企業、42家製造企業加入時尚氣候創新30•60碳中和加速計劃,共同推動紡織行業“雙碳”行動的目標。 83%的企業設定氣候目標 在當前全産業鏈低碳綠色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紡織行業著力通過創新行動,推動自身减排承諾與轉型發展,成爲“雙碳”進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社會責任辦公室主任閻岩會上透露,通過對加入的製造業企業和品牌企業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評估發現,83%的企業已經設定了氣候目標,且超過50%的企業是以“雙碳”目標爲最重要形式。 在設定了“雙碳”目標的企業中,62%企業目標在2030年前早于國家目標提前達峰,82%企業目標在2060年前早于國家目標實現中和。除了“雙碳”目標之外,更多企業也設定了其他多元化的氣候目標,比如說絕對的减排目標、强度的减排目標以及可再生能源目標等,都在以量化的方式在彰顯行業企業的氣候雄心。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行業發展部主任、中國紡織規劃研究院副院長郭宏鈞表示,我國紡織行業“專精特新”企業氣候行動已經在路上,成效已顯現,但發揮“專精特新”企業的綜合優勢和示範作用,實現綠色低碳轉型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溫室氣體年排放量大約在2.3億噸。行業排放量約占全國排放量的2%。”《“時尚品牌30•60碳中和加速計劃”進展報告》顯示,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溫室氣體排放自2000年起隨著行業快速發展逐步上升,而後進入平穩期。從排放來源看,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排放主要來自上游的材料製造加工端(包括紡織業和化學纖維製造業),紡織服裝、服飾業占比低于10%。 據鄂爾多斯羊絨服裝集團總經理戴塔娜介紹,自2022年4月,鄂爾多斯羊絨集團加入碳中和加速計劃以來,已全面展開氣候變化治理和低碳轉型工作,構建綠色低碳生産經營模式,助力碳中和目標實現。爲打造“負責任羊絨”,構建綠色低碳生産經營模式,集團的全部羊絨産品均在保護生態减少碳足迹的前提下生産。得益于擁有完整的産業鏈,鄂爾多斯已將可持續行動全方位覆蓋各層面,做到真實、可靠、可控。 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在集中發布紡織行業3項團體標準,爲紡織行業推動綠色製造、優化産品結構、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等,提供基礎性、規範性、引領性支撑,助推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幷同步啓動了紡織行業碳中和産品、碳中和工廠標準試點工作。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發展部副主任孫錫敏介紹,《紡織行業碳中和工廠創建和評價技術規範》對紡織行業碳中和工廠的基本要求、創建與評價流程進行了規範。《碳中和紡織品評價技術規範》確立了碳中和紡織品評價流程,明確了産品碳足迹核算方法。《紡織品碳標簽技術規範》規定了紡織品碳標簽信息披露原則與披露要求。 氣候創新是一項長期事業、系統工程,需要共同努力 “目前,紡織企業尚未完全擺脫高耗能、高排放的現狀。爲了降低紡織行業的碳排放,應從紡織纖維原料、分銷消費過程、生産加工過程和廢弃紡織品處理四方面著手。”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紡織大學校長徐衛林介紹,在生産加工過程中,紡紗、織造、印染、成衣、後整理涉及設備能耗、物料處理、廢物排放等,都會産生碳排放。此外,在使用和廢弃環節,也都會産生二氧化碳排放。 “産業低碳綠色轉型不是單點突破,而是多利益相關方的合力推進。更加透明無間的供應鏈,更加多元跨界的創新體正在形成。覆蓋全鏈條、全生命周期,更加集約化的投入産出關係加速構建。”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表示,氣候創新是一項長期事業、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共同努力。當前,綠色産品供給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低碳綠色産品的市場空間巨大,持“産能過剩論”者沒有放眼全球,也沒有看到發展。只有充分的供給升級與全球市場合作,才是實現綠色發展的人間正道。 他建議,要加强綠色設計、綠色材料、綠色製造、綠色消費等産品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轉型,降低産業鏈各環節的碳足迹。加强標準引領,持續完善細分領域的碳足迹管理標準與方法。加快完善行業綠色低碳服務平臺,引導和規範行業低碳實踐。同時,提升綠色增值能力。持續完善行業ESG信息披露體系、ESG績效評估體系和ESG能力提升體系。充分利用綠色融資渠道,增强綠色融資能力。順應碳交易市場新機制,提前布局,建立幷優化企業綠色資産管理體系。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鄭艶表示,紡織工業是重要的民生産業,也是環境敏感型産業,推動紡織工業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對于培育新質生産力,落實雙碳戰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有重大意義。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陸新明指出,我國紡織工業圍繞“綠色、科技、時尚”的新定位,積極推進綠色生態與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對此,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大力推動紡織行業綠色低碳發展。需要大力推動紡織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同時推進重大低碳技術、工藝、裝備改造應用,以技術工藝革新、生産流程再造促進紡織行業减碳降碳。二是構建綠色低碳供應鏈。支持紡織行業龍頭企業,在供應鏈整合、創新低碳管理等關鍵領域發揮引領作用,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于産品設計、原料采購、生産、運輸、儲存、使用、回收處理的全過程,加快推進構建統一的綠色産品認證與標識體系,推動供應鏈全鏈條綠色低碳發展。三是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創新。 爲進一步深化碳中和加速計劃,探尋綠色發展新路徑,會上,中國紡聯社會責任辦公室與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宣布啓動“時尚森林-氣候創新碳中和林計劃”。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秘書長劉家順介紹,這是我國消費品行業聚焦氣候創新的首個專項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