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美國政府出臺首份自動駕駛汽車政策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研究分析 >> 产业分析 >> 汽車行業 >> 其它
【文檔標題】: 美國政府出臺首份自動駕駛汽車政策
【搜關鍵字】:
【金牌服務】: 金牌貴賓如欲訂購該産業相關定制報告幷享受金牌服務請直接與我研究院聯繫
【聯繫電話】: 010-84675230
【公司傳真】: 010-84673367
【公司網址】: http://www.zkreport.org
【文檔介紹】
【時間:2016-9-28】

美國政府出臺首份自動駕駛汽車政策

美國:出臺全球首份自動駕駛汽車政策,行業格局或巨變

美國交通部(The 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于920日出臺了《聯邦自動駕駛汽車政策》,爲改進美國上路汽車的移動安全的新技術提供進行安全測試和部署的制度保障。但車企和科技公司幷不贊同這一政策,要求保障數據安全。

美國交通運輸部部長Anthony Foxx稱,“自動駕駛汽車有希望挽救千千萬萬條生命,可幫助我們國家的交通安全性實現極大的飛躍發展。這項政策對美國政府來說是史無前例的,意味著政府開始利用技術創新提升汽車安全性,幷爲其提供了保障框架。”

美國聯邦政府出臺的這項政策可概括爲四個關鍵點,分別爲15項安全評估、州政府政策制定標準、美國國家公路運輸安全管理局(NHTSA)的監管方式及現代化監管方式。

15項安全評估

《聯邦自動駕駛汽車政策》主要針對汽車製造商、研發者及其他企業而撰寫。該指南就自動駕駛汽車安全設計、研發、測試和部署制定了15項安全評估,其中包括數據記錄及共享、用戶隱私、系統安全性、車輛網絡安全、人機界面、防撞性、用戶教育和受培訓水平、車輛碰撞後表現以及聯邦、州和當地法規等方面。

州政府政策制定標準

這項法規清晰地界定了聯邦和各州對高度自動駕駛汽車的監管責任,幷爲各州列明瞭制定自動駕駛車測試和部署限定政策的框架範圍和條例。

美國國家公路運輸安全管理局(NHTSA)的監管方式

這一要點明確了NHTSA當前能够用于確保新技術安全發展的監管方式,幷改善現有法規,允許設計具備更强的靈活性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現代化監管方式

這一要點明確了新的監管方法和未來法定監管機構,幫助新生技術得以安全、有效地部署到車輛中。

數據公開?車企及科技公司說NO

美國交通部出臺的116頁政策要求致力于自動駕駛技術的車企及科技公司共享大量安全及軟件方面的數據。截止目前,汽車行業對此的反應只能用“相當冷淡”來形容。

代表谷歌、Uber、福特、Lyft和沃爾沃的安全街道自動駕駛汽車聯盟(Self-Driving Coalition For Safer Streets)的法務總顧問David Strickland拒絕對數據共享要求置評,僅表示將在該指南60天公示期內向美國交通部擬定一份詳細的答復,“細節决定成敗”。

Strickland指出,“數據在這個過程中至關重要。競爭對手的數據,機密商業信息等種種方面都需要被尊重。而另一方面,安全又的確是頭等大事,但是保障正確的環境和空間也很重要。我們保障安全,與此同時政府應保障自動駕駛技術研發者和車企的數據版權。這需要一段時間來實現。”

奧迪則表示,“美國交通部認爲自動駕駛技術是一項重要進步,幷懷著堅定不移的信念保障這些技術在保持靈活性的同時由注重安全性。奧迪對此深表贊同。不過,監管機構和研發者的目標應該是清晰明確地指出這些車可以做什麽以及不可以做什麽才能保證大大改善交通狀况。這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實現,幷避免形形色色的規定幹擾技術的進步。而這些技術本有希望每年挽救成千上萬條生命。”

因此,自動駕駛領域中一些全球科技公司和汽車公司還不打算完全贊同美國政府出臺的這項政策。曾經掌管NHTSAStrickland指出,這項政策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國聯邦政府,該政策幷不是從研發者角度出發制定的。

不過,這一政策也獲得了一批支持。NHTSA前任局長瓊·克雷布魯克(Joan Claybrook)表示,自己很高興看到監管機構開始有所行動,不過提醒美當局不要被汽車行業所左右。

克雷布魯克指出,“汽車製造商總是抱怨聯邦政府出臺的新保護政策。自動駕駛汽車作爲一項全新的技術帶來極大希望的同時,也蘊藏著對公衆的嚴重傷害。”

從車企及科技公司的反應來看,對自動駕駛車行業的監管不僅關係到消費者的安全,同時還牽涉到技術數據等機密信息。美國政府的這一政策幷未受到歡迎,在實施過程中也將會面臨一些阻力。自動駕駛車上路的安全解决方案和監管仍“任重而道遠”。

積極支持

對于這份政策,大多數機構表示了積極支持的態度,認爲該政策的出臺是改善自動駕駛公共安全的第一步。

奧巴馬表示:“ 自動駕駛汽車能够有效地防止交通事故,而如果它不够安全,我們就有權利禁止它上路。這項政策將堅决維護美國公衆的安全利益。”

美國交通運輸部部長 Anthony Foxx說:“自動駕駛汽車有希望挽救千千萬萬條生命,可幫助我們國家的交通安全性實現極大的飛躍發展。這項政策對美國政府來說是史無前例的,意味著政府開始利用技術創新提升汽車安全性,幷爲其提供了保障。”

美國消費技術協會(CTACEO Gary Shapiro 說,“這一指導方針是聯邦政府增强自己監管者與引導者角色的重要進程,能有效避免碎片化的法規對創新的束縛,减少消費者對自動駕駛這一前沿技術的顧慮。”

全球汽車製造商協會(Global Automakers CEO John Bozzella也表示支持:“我們對美國交通部發布的自動駕駛汽車指導方針和規範政策表示歡迎。在國家層面上對這一新興技術的幹預非常重要,這將有利于提升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性、流動性以及可持續性。”

質疑和擔憂

不過對于這條叫好政策,也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自動駕駛汽車製造商與政府共享大量安全性和軟件方面的數據。”這條規定就遭到穀歌、Uber在內的不滿。

奧迪方面表示,“美國交通部認爲自動駕駛技術是一項重要進步,幷懷著堅定不移的信念保障這些技術在保持靈活性的同時由注重安全性。奧迪對此深表贊同。不過,監管機構和研發者的目標應該是清晰明確地指出這些車什麽可以做、什麽不能做,這樣才能改善交通狀况。這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只有政府與企業相互配合才能實現。”

道路安全自動駕駛聯盟(The Self-Driving Coalition for Safer Streets):“這是爲自動駕駛汽車建立國家性框架基礎的重要進程。聯邦政府對自動駕駛行業的監管對提高汽車安全性來說至關重要,這一準則將爲未來行業的規範和相關立法打下基礎。我們相信美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指導方針對這些目標的達成至關重要,因爲他們意識到了新技術監管所面臨的挑戰。然而,競爭對手的數據、商業機密信息,這些都需要尊重。我們應該保障這個市場的環境和空間。這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另外,包括穀歌、Uber 在內的自動駕駛製造商也拒絕對此項政策做出回應。The Verge 指出,這有可能是因爲政策中包含了要求其與政府分享安全性數據的緣故。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國外媒體對政策幷沒有保障黑人權益,以及執行過程中的缺陷表示了擔憂。

美國雜志 CityLab表示:“這份政策幷沒有對黑人權益進行保障。幷不能解决自動駕駛汽車的倫理問題。在這份政策中,沒有看到如何防止自動駕駛汽車撞車的信息。而這一點對于公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科技咨詢網站 CNET認爲:“聯邦法規的出臺是爲明確和界定聯邦政府與各州之間的職責,而不是强迫各州施行同一政策。聯邦政府將負責制定安全標準、執行、召回和公衆教育,州政府則有權批准道路測試、行政執法和頒發執照。”

美國消費者保護協會(US CPSC)認爲:“我們比較擔憂的是,這項政策出臺後,州政府的法律會不會因此削弱。州政府有一些非常好的規定是不是有可能會被叫停或埋沒。”

這份《聯邦自動駕駛汽車政策》文件全文已在美國交通運輸官網進行了公示,其中包括了兩次針對性的公開會議,以及一份向民衆開放的公開徵集意見的案卷。

60 天公示期

事實上,美國政府已把發展自動駕駛汽車視爲美國汽車業重新領導世界的一個機遇。今年早些時候,奧巴馬就曾承諾,政府將從2017財年的預算中拿出40億美元,用于未來10年自動駕駛汽車及相關安全技術的開發。

儘管自動駕駛技術已成汽車行業熱點,但持懷疑態度的人士認爲,自動駕駛技術現階段依然不成熟,無法與駕車人對複雜交通狀况、特別是突發事件的綜合判斷能力相比。

此次《自動駕駛汽車聯邦政策》的出臺,美國聯邦政府將就這一政策徵求公衆意見,公示期爲 60 天。美國聯邦政府表示,今後每年都可能會對政策進行修訂補充。

中國投資策略

中國汽車行業已經進入平穩增長區間,未來銷量增速超過10%的概率較小。受宏觀經濟持續低迷、環保/能源/交通壓力增加、車企價格戰等影響,終端需求銳减,預計16年汽車銷量仍是微增長狀態。

汽車行業依靠銷量超預期驅動的投資機會時代已經過去,更多的是結構性投資機會,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成爲未來發展趨勢。

16,汽車行業主要的投資點在整個電動汽車産業鏈、汽車智能化概念以及汽車後市場。其中,電動汽車已從政策驅動、看概念向基本面驅動、看業績轉變;汽車智能化則仍處于概念投資階段;汽車後市場則看好汽車金融、汽車維修業務。

上一篇:
美國新能源汽車産業補貼政策的啓示
下一篇:
深圳新能源汽車補貼設上限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