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多年前,國家層面的中藥國際化戰略提出以來,中國的醫藥企業一直在朝著國際市場努力。優諾生物旗下草本克疣霜成功出口美國、馬應龍麝香痔瘡膏與雲南白藥成功打入美國市場……相關數據顯示,中成藥2015年出口額同比增長4.65%,在與日韓的競爭中,繼續保持平穩增長。 2月底,國務院則印發了《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年—2030年)》,明確提出了加快中醫藥國際化進程,爭取在中醫藥進入國際主流市場方面取得突破。 事實上,中國中藥企業早已開始國際化旅途。天士力集團董事長閆希軍曾向記者表示,中藥在國外面臨著“一面市場巨大、一面又被貫名非藥品”的尷尬身份。 天士力從1996年開始,就以現代中藥複方丹參滴丸申報美國FDA(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今年三期臨床試驗已經結束,進入匯總階段。若能通過,它將成爲全球首個通過FDA認證的複方中藥,也就意味著取得了進入國際市場的身份證。20年間的艱難不言而喻。 天士力從FDA破冰的勇氣可嘉,但綜合成本高昂。事實上,在2016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天士力對外展示的輸出理念也已從中藥國際化轉變爲大健康産業國際化。 同樣,來自天津的達仁堂京萬紅藥業,也在爲旗下京萬紅軟膏走出國門而努力。與天士力不同的是,京萬紅在尋找國際化突破口時更聚焦中藥外用藥。 在京萬紅藥業總經理劉文偉看來,中成藥國際化進程舉步維艱,存在三個原因:一是大多內服中成藥治療缺乏比較優勢;二是中成藥多爲複方,很難做出標準化的分析體系,中藥在評價標準上和西藥不同步;三是歐美發達國家設置“綠色貿易壁壘”。 劉文偉認爲,中藥外用藥在外科領域用藥的臨床療效直觀,干擾因素少,易于評價,具有西藥外用藥不具備的、顯著的比較優勢。因此,中醫藥“走出去”應從中藥外用藥入手。以外用藥作爲突破口來引領國際化,比較優勢在瘡瘍領域。 2014年《京萬紅軟膏組方與製作技藝》已成功入選中國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中國創面修復專科聯盟”選定京萬紅軟膏,在今年5月歐洲德國燒傷科醫學會議上做了重點推介,吸引了國際上知名專家的關注;在6月中旬的國際燒傷高峰論壇上,業界分享了京萬紅軟膏在提高糖尿病足創面愈合質量的經驗。 “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圍繞京萬紅外用藥國際化進程進行探討時,雖然在學術上專家都對京萬紅軟膏非常認可,但一致認爲,走出國門還需跨越法律的鴻溝。”劉文偉說,各國和地區接受的大前提是知道藥物的有效成分。日本政府明確規定,需要公布藥物精確組成成分。印度和西方國家則要求有大量臨床數據。臺灣地區的試用,則需要分析毒性、副作用等,以標準化數據爲前提。 突破貿易壁壘和比較優勢外,中西醫的標準體系問題尤爲突出,劉文偉表示,希望從國際多中心的研究開始,破解數據和標準化難題,打開國際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