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首頁 | 研究分析 | 專題視野 | 中科視點 | 中國視點 | 區域視點 國際視點 | 英文視點| 國際法規 | 國內法規 | 數據中心 | 熱點下載 |  簡體切換
搜索:通過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內容.
關鍵字
大力發展農業現代化,爲農業機械裝備的推廣提供了機會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研究分析 >> 产业分析 >> 機械行業 >> 其它
【文檔標題】: 大力發展農業現代化,爲農業機械裝備的推廣提供了機會
【搜關鍵字】:
【金牌服務】: 金牌貴賓如欲訂購該産業相關定制報告幷享受金牌服務請直接與我研究院聯繫
【聯繫電話】: 010-84675230
【公司傳真】: 010-84673367
【公司網址】: http://www.zkreport.org
【文檔介紹】
【時間:2016-6-30】


        大力發展農業現代化,爲農業機械裝備的推廣提供了機會
        我國目前正大力發展農業現代化,爲農業機械裝備的推廣使用提供了良好的機會。由于歷史因素,我國農機化水平不高且地域發展不均衡,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的農業發展,但在政策不斷傾斜國家不斷重視下,我國農業正邁開步子向前沖,農機行業也十分被看好。2015年11月3日,“十三五”規劃建議終于出爐,十大産業被重點提及,其中就包括農機裝備。2015年一號文件聚焦農業現代化,國家領導人多次强調農業現代化。
        農業工業化成爲破解國內農業發展困局的重要抓手。中國土地所有制形式對農業産業化形成較大障礙,國內農業生産多數還停留在一家一戶小面積手工作業種植的傳統生産方式上,生産效率低下。土地流轉推進逐步打破農業家庭種植傳統模式,可以有效地讓資源向農業、農村傾斜,使得農業産業化、工業化有了實現的基礎。同時也給農機行業帶來幾大變化,即:機械化率提升、農機結構變化(農機大型化、特色化)、農業金融及農業信息化加速等。
        農機行業之所以被看好,主要是因爲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低,發展不均衡。在農業機械方面,2014年,全國地區間發展極不均衡,全國只有9個省份的機械化水平在70%以上,還有4個省份低于40%,貴州不到20%,我國農機推廣空間仍然巨大。
        國金證券農業機械行業分析師鐘凱峰指出,農業現代化催生農業機械化,看好行業在未來5年仍能保持複合10%-15%增長,中長期仍然有翻番空間,而且,隨著農機行業向全程化、大型化、智能化轉變,擁有技術優勢的公司有望迎來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東北證券建議關注研發實力强、存在通過內延外延方式拓展産品品類機遇的農機製造企業將會在未來發展中脫穎而出。建議重點關注:星光農機、隆鑫通用、一拖股份、新研股份、宗申動力等。
        農業部發布農業主導品種其中小麥23個
        爲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精神,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應用,提升農業科技對産業發展的貢獻度,推進農業“提質增效轉方式、穩糧增收可持續”,根據農業部《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推介發布辦法》,農業部組織遴選了2016年162個農業主導品種和95項主推技術,其中包括小麥23個。分別是:
        黃淮海地區:濟麥22、百農ak58、西農979、洛麥23、周麥22、安農0711、魯原502、山農20、運旱20410、石麥15、鄭麥7698、衡觀35、良星66、淮麥22
        長江中下游地區:揚麥16、鄭麥9023、揚麥20、襄麥25
        西南地區:川麥104、綿麥367西北地區:寧春4號、新冬20號東北地區:龍麥33
        2016年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發布,對各地農業生産起到了很强的指導作用。
        以濟麥22爲例,介紹了該品種適宜在黃淮冬麥區北片的山東、河北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安陽和濮陽及江蘇淮北麥區高水肥地塊種植。
        小型農機同質化競爭讓中國低端農機市場陷入價格戰
        長期以來,我國農機高端市場一直被國外壟斷,而我國高端農機在國際市場的占比更是不多。長期以來,小型農機同質化競爭讓中國低端農機市場陷入價格戰,小農機産能過剩而高端農機却供應不足。
        中國企業正通過“嫁接”國際高端技術,努力改變國內農機中高端市場幾乎被國外洋品牌壟斷的局面。
        正在德國漢諾威舉行的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上,來自中國湖南的裝備製造企業中聯重科發布了旗下多款“高顔值”幷與世界標準同步的高端拖拉機産品及收穫機械新品。
        記者瞭解,其中多款拖拉機産品由中聯重科集聚海外研發團隊聯袂打造,整合全球頂級零部件供應商資源,在保證了底盤、發動機等關鍵技術與歐洲一流水平看齊的同時,産品參數與性能也比肩國際標準。
        資料顯示,中國農機産業總體規模約爲3800億元人民幣,其中中低端農機大概占3500億元左右,高端農機大概占300億元左右。目前中國農機産品結構比較單一,僅覆蓋了中小馬力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低端的傳統農業機械,且産能嚴重過剩。
        與此同時,國內市場上高端、高附加值農機裝備被歐洲、日本等國外企業壟斷,如大馬力拖拉機、采棉機、甘蔗收穫機等。
        “唯一的出路就是轉型升級。”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表示,轉型升級意味著中國自主品牌的企業要通過整合資源、戰略重組和自主創新快速地進入中高端,幷向高端轉移。
        2014年底,中聯重科北美研發團隊和歐洲研發中心相繼亮相。隨後,中聯重科又與埃孚、道依茨、博世力士樂、卡拉羅等全球頂級農機零部件供應商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標志著其整合全球資源,打造全球一流農機産業鏈與高端農業裝備平臺的戰略正式啓動。
        在此次展覽會上亮相的型號爲ZL2104的大馬力拖拉機正是十幾名中國工程師與北美研發工程師深度協同,借鑒歐美先進的研發理念、方法、技術聯合開發的。
        中聯重科副總裁王金富認爲,未來以中聯重科爲代表的中國農機企業,將實現産品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獨立設計出配置高端、性能穩定、外觀新穎的産品,縮短幷超過歐美技術差距,實現中國農機在全球高端市場的重量級“話語權”。根據國家《農機工業發展規劃》,2015年中國農機工業産值將達到4000億元以上,預計2018年將突破5000億元。中國的農業現代化及廣闊世界市場的多元化需求,爲農機企業提供了巨大空間。
        詹純新告訴記者,作爲中國的自主品牌,中聯重科的目標是成爲中國第一、全球前五大農機製造商,早日開啓中國農機品牌走向世界高端農業裝備領域的大門。
        
        
        

上一篇:
中聯重機:以農機技術革新創造智慧農業
下一篇:
農機化司印發《部級農機購置補貼專項督導工作方案(試行)》
網站推薦:
 國家信息中心 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發改委 中國科學院 中國海關 國家統計局 中國財政部 中國檢察院
關于我們 | 聯繫我們 | 訂購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誠聘英才
Copyright: Chinese Scien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086-10-84675230    FAX:0086-10-84673367     E-mail:service@zkreport.org
Qingnian Chuangye Building,Baisha Rd. 200#,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China
北京中科縱橫信息技術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