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召開的建材行業國辦[2016]34號文宣貫動員大會暨2016年形勢分析會上,中國建築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對我國一季度玻璃行業運行情况進行了分析,幷依據一季度運行情况,結合玻璃市場需求,該協會認爲:玻璃行業正處于緩慢回升的初級階段,全面恢復增長的基礎取决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 。 據該協會介紹,他們對未來我國玻璃行業的經濟走勢提出了三個基本判斷: 判斷一:二季度生産和銷售繼續恢復 去年以來的産量下降、價格下降、效益下滑,有利于倒逼行業的供給側 結構性改革,也表明控制新增産能、淘汰落後、節能减排、行業自律等重點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有利于緩解供需矛盾,促使價格回歸合理和效益回升。在這樣的情况下,特別應該加强控制産能釋放,防止借機新增生産綫和複産點火,擴大供需矛盾。 根據市場的季節性特點,5月份屬于傳統小旺季,下游開工增多、供應面相對穩定,預計將從二季度産量恢復增長。由于去年基數相對較低,預計增長率在5%—8%。 判斷二:全年需求維持在去年同期水平 目前玻璃行業的需求結構是以房地産、汽車和出口爲主,短期內不會發生改變。在汽車行業對玻璃需求增量貢獻不足、出口增量有限的情况下,傳統玻璃産品需求與房地産的關聯性提高。儘管新開工及土地購置持續改善,但從單月表現看,3月新開工面積及土地購置面積依然處于過去5年同期的較低水平,而土地購置面積仍舊大幅低于2014年水平。同時考慮到以下因素,預計房地産投資增速下半年依然面臨挑戰,由此帶來玻璃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1)3月末重點城市陸續出臺樓市調控政策致銷量增速明顯回落;(2)大部分三四綫城市依然處于去庫存階段;(3)去年5月開始的房地産投資高基數。 判斷三:效益回歸合理取决于供給側 進程 2000年之後的黃金十年,讓玻璃企業充分享受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福利,但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形勢發生巨大變化。當前影響玻璃行業運行質量的主要問題不是産量、銷量等規模指標,而是産品價格。促進價格回升,從需求側方面我們期望市場需求的持續擴大,但更重要的是供給側 能够提供更多的有效供給。而玻璃行業供給側 結構性改革才剛剛起步,因此玻璃行業效益回歸合理仍需較長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