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5年以來,陶瓷市場經過去年的洗禮和衝擊,將會出現幾種新常態: 一是微利甚至無利已成爲陶瓷市場的新常態。 在陶瓷價格易跌難漲的環境下,陶瓷經銷商一般都是普遍采取按需采購、輕倉操作、落袋爲安的營銷策略,堅持快進快出、薄利多銷。陶瓷行業已告別昔日的暴利時代,轉而成爲賺錢效益較低的行業之一,進入微利甚至無利時代。 二是單一盈利模式過時成爲陶瓷行業的新常態。 隨著陶瓷電商的崛起,陶瓷價格越來越透明,只要消費者在網上貨比三家,從底層向上類推,從中間截取利潤的點會越來越少。經銷商傳統的低買高賣、低吸高拋式賺差價盈利模式已經不適應市場形勢的變化。 三是新型定價模式的探索和應用成爲新常態。 隨著2014年陶瓷市場持續疲軟低迷,價格一路下跌,2015年新年伊始,一記環保驚雷,炸響陶瓷市場,多地廠家不達標的陶瓷企業被關停,導致陶瓷價格一路飈升,但隨著各地有執法不嚴的漏洞,有的企業鋌而走險繼續違法生産,産能再次釋放,陶瓷價格又趨于平穩,這種大起大落的價格,顯示出陶瓷行業極度浮躁的心理,這種不合理性的價格波動,未來必定會在廠家、市場、經銷商中找到一個新的平衡點,即探索新的定價模式。而中小陶瓷經銷是沒有議價能力的,自然就不會吃到蛋糕。 四是陶瓷電商改變陶瓷銷售理念成爲新常態。 當前陶瓷行業即將進入大變革時代,其變革的方向是减少流通環節,降低經營成本,提高企業效率,重構。陶瓷電商正是符合這一行業業態變化的方向。電商的盈利模式既有利于廠家快速出貨,也能够幫助經銷商和終端用戶得到實惠,有助于廠家在通過物流、運輸、倉儲、加工、配送形成一條鏈接,識別和防範風險,進而實現廠商的互利共贏。因此,電商是陶瓷流通業變革的必然趨勢,如今廠家、經銷商、物流商紛紛涉足陶瓷電商領域,目前全國已有200家陶瓷電商企業,占全國大宗商品電子商務企業總量的25%左右。諸多中小陶瓷經銷商,在電商領域還存在盲區,未來或面臨巨大生存壓力,如果還不能看清形勢,未來的出路基本上除了關閉還是關閉。 從陶瓷行業上游房地産産業來看,儘管國家在3月份推出了拯救樓市的一攬子計劃,但大部分地産商仍對未來缺乏信心,紛紛調低2015年銷售業績的增長目標。這反映了去年對市場回暖仍抱著較大信心的開發商們,在今年達成了共識,他們變得越來越謹慎。整個房地産市場正在發生悄然改變,他們正面臨著未來各種看不清的不確定性。任何政策都改變不了房地産從黃金時代到白銀時代的市場發展趨勢。上游房地産形勢的嚴峻,在需求方面勢必累及建築建材行業,陶瓷行業已經步入微利時代,在業內已形成共識。無論大中小,陶瓷經銷商的日子都會很難過。但只要找對了法子和路子,相信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不然,對春天的憤怒,足够招來一場雪崩。怎樣才能踏准節奏呢?辦法總比問題多,黑暗怎能焊住靈魂的銀河?首先是抓住歷史機遇,中國人口多、市場大,進入互聯網時代後,人均上網時間超過5小時/天,這給新的商業模式、新産品展示提供了基本的便利條件;任何一個微創意、小産品,只要抓住用戶痛點,就有機會把蛋糕把自己的店面做大。這種移動互聯網式的微營銷,把企業的品牌和經銷商的口碑有效的對接起來,整個終端需求很自然地就會被激活。 其次經銷商要從“倒爺”式的貿易商轉變爲服務商,賺服務的錢。長期以來,陶瓷經銷商沿用的是傳統的低買高賣經營方式,但在當前陶瓷價格忽高忽低持續不穩定的情况下,陶瓷出廠價和市場價經常出現“倒挂”,經銷商低買高賣的經營方式已經行不通了,稍有不慎就意味著要虧損。因此,經銷商必須改變經營策略和營銷模式,從貿易商向服務商轉變,從商品流通商轉向供應商、服務商,爲客戶提供加工、配送、倉儲、物流、融資等一條龍服務,在爲下游終端用戶提供增值服務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的價值。拿互聯網流行的話說,就是“要賺服務的錢”。 最後是中小經銷商要將盈利模式自己做個梳理,在合理利用自己有限資源的基礎上,堅定選擇一個綜合實力出衆的的陶瓷廠家,提高忠誠度,從始而終。不能朝三暮四,更不能有奶便是娘的換來換去。與其把得到視爲目標,不如把丟失當做一門藝術。保持長期的穩步經營、有序發展。與廠家共進退、風雨與共。這樣在提高自己門店口碑的同時,也會提升一些抵禦風險的能力。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比如山東的大將軍陶瓷、獅王陶瓷、瑞達陶瓷、佳貝特陶瓷等大型企業,銷售網絡布局非常合理科學,既有忠實的大客戶群體,也有中小客戶的簇擁者,因爲忠實的客戶,在哪里都是受大歡迎的。廠商一體化,互利共贏最大化,也說明了市場在進步,廠家在進步,而我們的經銷銷商也唯有與時俱進,才不至于被快魚吃慢魚的這個時代甩的太遠。 儘管當前陶瓷行業前景不甚樂觀,從市場需求來說,中國的城鎮化建設以及列入國家戰略的“一帶一路”政策,都將長期支撑建材行業的需求。從産能方面看來說,環保因素將决定下半年陶瓷經銷商們是否經營的風起水生,紅紅火火。從廠家角度來說,打鐵還需自身硬,企業想生存,戰略决策必須清晰無誤,就必須有環保意識:未來環保就是企業的生命綫。面對如此嚴峻的生死局面,有的企業還是轉不筋來,傻子總以爲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仍認爲環保是一陣風。開弓哪有回頭箭,有句話說的好,失信是最大的破産,何况是一個國家,尤其是以習總爲首的中央政府,剛剛樹立起來的權威,怎容挑戰?倘若不積極整改,而是應付整改或繼續違章違法生産的陶瓷企業,一不留神被人舉報,或一不小心被哪家媒體上了頭條,連帶的不僅是企業自身,還有政府官員,代價會更昂貴,在當下反腐敗愈演愈烈的大潮下,“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相信沒有那級政府官員會陪企業這個太子讀書的。鮮花猶在前方,往事只堪回首,其實,無論廠家還是經銷商,只要陶瓷這一産業鏈上的從業者,都需要拿出莫大的勇氣面對新的挑戰和困難,適者生存,敢于創新和改變,才能化危機爲轉機,才能真正突出重圍、迎來新的生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