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野導航 |
|
|
最新專題視野 |
【時間:2018-2-27】 |
一、茶葉產業「十二五」發展回顧 ● 綜合現狀 「十二五」期間,我國茶葉產業在國內外經濟形勢複雜、生產成本持續上漲、市場需求不斷升級的挑戰下,依然展現出蓬勃生機和活力,各項經濟指標均持續穩步增長。 截至2015年末,全國18個產茶省茶園面積擴增至4316萬畝,其中採摘面積3387萬畝,投產率達78.5%。茶葉總產量增加至227.8萬噸,農業產值達到1519.2億元。 六大茶類普遍量價齊增。茶葉內銷量預計達到172萬噸,銷售額約為1580億元。茶葉出口量繼續保持在30萬噸左右,出口金額上漲至12億美元,出口單價超過4000美元/噸。 ● 發展成就 ——茶園面積增速放緩,茶葉產量產值持續增長 「十二五」期間茶園面積總體呈現「前期高速擴張、後續逐漸放緩」的發展態勢。 在生產規模擴大和效率提升的雙重驅動下,茶葉產量、產值持續大幅提升,其中茶葉總產漲幅超過54%,農業產值較「十一五」末增長近1.5倍。 ——茶葉生產結構不斷優化,提質增效明顯 茶園無性系良種率由「十一五」末的44.6%提升至56.5%。有機茶園、無公害茶園認證率分別增長1和3個百分點,呈現持續平穩發展態勢。 六大茶類普遍增產,綠茶、烏龍茶占比下降,紅茶、黑茶、白茶、黃茶比例逐年上升,六大茶類比例更加均衡,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 名優茶與大宗茶產量整體保持4:6的格局,大宗茶在茶葉農業產值中的比例由「十一五」末的不足20%逐漸增長至2015年的31.7%。 茶園平均畝產值和茶葉平均單價分別從2010年的2608.7元/畝、45元/kg增至2015年的4485.4元/畝、67元/kg,茶園平均畝產值增幅71.9%,茶葉平均單價增幅48.9%。 ——科技創新投入力度不斷加大,技術裝備持續升級,科研成果轉化步伐加快 2011-2014年,國家星火計劃設立茶葉相關項目與課題共計179項,占立項總數的3%,年均立項45個。2011-2013年,我國茶學學科共有18個課題獲得國家教育部的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資助,資助金額總計超過220萬。 企業科研參與和自主研發能力也不斷提高。更多極具代表性的傳統手工制茶工藝進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茶葉生產機械繼續推進連續化、清潔化、規模化、智能化建設,大量集取傳統名優茶製作工藝精髓的新型茶葉生產機械被研發推廣。 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推動茶葉生產由製造向「智造」升級。 ——茶葉標準體系不斷完善,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升 「十二五」期間制訂修訂發佈茶葉國家標準60餘項,其中涉茶類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2項,行業標準34項、地方標準240餘項,內容涉及茶葉生產、加工、包裝、貯藏、運輸、進出口和產品檢測檢驗、食品安全等茶葉產業鏈的多個環節,極大提升了中國茶業標準化技術水平。 隨著新《食品安全法》和涉及茶葉類食品安全標準、法規的陸續發佈實施,茶葉質量安全管理水平和要求達到史上最嚴,標準體系內容也更加嚴謹合理豐富。截至2015年底,中茶協在全行業內組織開展食品安全普法等活動30餘次。2014年,茶葉及其相關製品經國家食藥監總局抽檢檢測合格率達到99%。 ——茶葉資源深度開發和綜合利用成為行業新熱點和新經濟增長點 目前茶葉深加工領域每年可消耗6%的茶葉產能,年均產值近900億元。作為茶樹組成部分的茶樹花和茶葉內含物質——茶氨酸已被列入新資源食品範疇。 ——茶葉生產組織化程度增強,產業化水平持續提升 各類示範園區成為茶葉產業建設的一大亮點。全國已建立各類茶葉示範基地、產業園、科技園兩千餘個,超過3千家企業在其中建設發展。茶葉龍頭企業隊伍進一步壯大,茶葉專業合作社得到迅速發展,生產的組織化規模化程度得到大幅提升,「龍頭企業+合作社+茶農+基地」的生產模式在行業內廣泛建立應用。 茶葉內銷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茶葉消費略有波動 「十二五」期間茶葉銷售量增長56%;銷售總額增長1倍多。茶葉消費群體的不斷擴大成為國內茶葉市場消費持續增長的重要動力源。2011-2015年,全國茶葉消費群體由4.2億人增長至4.71億人,增幅為12%。 在茶類消費結構方面,綠茶作為我國產量第一位的茶類仍是茶葉市場主流消費產品,占銷售總量的50%以上;其他茶類銷量隨著市場消費需求的變化略有波動,紅茶、黑茶、白茶等茶類不斷受到消費者的歡迎,相繼成為消費熱點,市場佔有率持續上升,銷量增幅顯著,烏龍茶市場銷量因受多重因素影響,部分產品銷售出現下滑。 ——渠道建設多元化發展,品牌體系不斷完善 茶葉產品銷售渠道構成更加豐富和多元化。除傳統的實體零售和批發,電子商務和服務業也快速增長,其中茶葉電子商務領域逐漸成為最具增長潛力的渠道模式。 茶葉產業逐步構建起以區域品牌和企業品牌同步交錯發展的品牌體系,以及證明商標進行有效填充的茶葉品牌生態結構。 ——茶葉出口小幅震盪徘徊 「十二五」期間,茶葉國際貿易由於受國際經濟形勢變化和部分國家地區綠色貿易壁壘等多重因素影響,整體規模處於震盪徘徊趨勢。出口產品結構仍以大宗散裝原料茶為主,綠茶保持絕對優勢,占出口總量80%以上。截至2014年底,我國茶葉出口貿易國增至126個,出口市場相對集中。 ——邊銷茶供應保持平穩 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穩定,能夠滿足邊疆少數民族群眾生活需要。 ——產業範圍不斷拓展延伸,產業功能持續提升 以茶具、茶服、茶傢俱為代表的行業周邊拓展產品逐漸被消費者認可,直接推動了產業鏈的擴增延伸。 ——新型產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蓬勃發展,全面服務支持茶葉產業發展 ● 發展經驗 一是全行業逐步形成統一認識,不斷重視產業化建設和科學化發展,全國茶葉主產銷區呈現合力共謀發展的良好局面。 二是各級政府持續強化產業政策扶持,有效推進茶葉產業化建設,推動茶葉產業穩步發展。三是各地區著力培育龍頭企業,構建產業集群,打造品牌,促進跨區域跨行業交流合作。 四是全行業不斷提升茶葉質量安全意識,強化茶葉質量安全防控體系建設,加強科技創新和科研成果轉化應用。 五是企業積極開拓市場,創建多元化茶葉市場營銷格局。 六是行業協會發揮服務職能作用,加強行業自律和組織建設,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 存在問題 我國茶葉產業發展目前總體仍呈現出「小散弱」的格局,企業規模有限、綜合實力偏弱是制約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2015年我國茶園平均畝產為67.3kg/畝,較2010年平均畝產水平僅增長1.8%,較78.9kg/畝的世界平均水平也有較大差距。產業效益不均衡、標準化程度低、工業化水平不高、國際市場佔有率有限是當前產業發展面臨的現實矛盾和突出問題: ——茶葉生產資源消耗度高,「綠色茶葉」仍存距離 有機茶認證茶園不足一成,茶園綜合管理水平不高,茶園建設仍處於被動應付而非主動規劃管理的初級階段。茶葉生產加工中清潔能源普及度低。 ——生產方式制約,資源利用率偏低 茶葉生產仍以名優茶為重點,原料側重細嫩茶青,造成生產資源部分浪費,茶葉單產偏低而茶價偏高,國際市場競爭力不足。從種植栽培到採摘加工環節對勞動力依賴度高,茶葉機械化生產連續性差、全程覆蓋率低,階段性勞動力短缺現象嚴重。 ——產業延伸有限,結構單一 產業仍以常規茶葉產品銷售為主要產出,產品附加值高的深加工和服務業規模有限、延展不足、產能過剩緩解能力有限。生產跟風問題普遍,產品同質化嚴重、內部競爭激烈、區域間差異化不明顯,現有資源優勢開發和市場預判不足。 ——經營方式落後,社會化生產融入不足 經營方式未跳脫行業局限,社會綜合生產資源引入不足,對新資源、新技術、新模式的採納和利用相對偏低。茶葉品牌影響力和拉動作用有限,缺少專業化營銷服務機構支撐,品牌價值釋放度低。生產主體培育不足,雖已孕育了一批規模企業,但生產規模仍偏低、區域拉動能力有限。 ——科技貢獻力有限,標準體系仍待完善 茶葉科技轉化率低,科技研究與生產需求存在差異。 茶葉標準體系不完善,茶葉生產、檢測、銷售等多個環節存在標準缺位現象。 生產信息化程度弱,市場信息指導生產結構調整的週期長、影響差。 ——國內市場產銷脫節,結構性過剩明顯 國內市場產能消耗能力不足,生產與消費脫節,導致消費市場有效需求增長乏力。各渠道拓展能力有限、價值釋放不足,市場空間差異明顯,尤其是小城鎮和農村市場,產品滲透率偏低,導致全國市場部分形成擠壓,部分出現真空區域。 ——出口低位徘徊,國際市場空間有限 我國茶葉出口量始終震盪不前,短期難以形成突破。 ——邊銷茶產銷出現倒掛 由於中西地區間經濟發展極不平衡,政策優惠不足以破解價格增幅過緩抑制產業發展的瓶頸。 二、茶葉產業「十三五」發展環境分析 ● 宏觀經濟環境 我國經濟增速正從高速轉向中高速,步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發展動力正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在增長速度方面,經濟將有可能延續緩降走勢。在產業結構方面,化解過剩產能、企業兼併重組勢在必行。在發展動力方面,必須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著力提升創新能力,通過供給創新激活消費需求,形成新的增長點。 ● 發展機遇 ——「一帶一路」戰略機遇 一是市場空間巨大。「一帶一路」沿線涵蓋到全球44億人口,這一區域是全球最重要的茶葉生產和消費區域,蘊涵著巨大的飲茶人口紅利。根據國際茶葉委員會統計,2014年,全球茶葉產量達502.6萬噸,其中我國佔到198萬噸,印度118.5萬噸,斯里蘭卡33.8萬噸,「一帶一路」地區重點產茶國產量佔到全球總量的80%以上。中國茶葉出口位居前5位的摩洛哥、烏茲別克斯坦、美國、日本和俄羅斯,均在「一帶一路」沿線。 二是硬件條件改善。為了支持「一帶一路」的基礎設施建設,我國已主導成立了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和亞投行,地處內陸絲綢之路沿線的我國中西部地區,將極大改善交通條件。 三是出口通關快捷。隨著國家圍繞「一帶一路」不斷推出措施消除投資貿易壁壘、提升通關便利化,「一帶一路」區域內開展茶葉貿易將持續獲得政策利好。 ——「互聯網+」行動計劃機遇 「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本質和核心是傳統產業的在線化、數據化。對於深度調整的中國茶葉產業而言,互聯網將不斷顛覆傳統茶葉產業的組織形式、商業規則、產業鏈條、競爭格局,延伸出很多新的商業模式、銷售模式。 一是顛覆以生產企業為主導的傳統思維,轉變為以消費者為主導。 二是改變傳統茶葉營銷理念和方式,為茶葉市場細分提供了現實可能性。 三是對傳統茶葉銷售提出挑戰,要求重新構造產品分銷渠道。互聯網必然不可避免地對傳統分銷渠道、組織和環節進行衝擊和重構,創新出新的渠道和方式。 四是對茶葉傳統品牌傳播渠道和方式提出挑戰。精準化傳播將成為重要的傳播工具,互聯網將重構茶葉行業競爭格局。 ——茶文化功能拓展和對外交流機遇 茶文化將引導行業向第三產業縱深發展,實現旅遊業、文化產業、茶產業的三業融合。隨著習近平主席在國家對外交流活動中,多次以中國茶文化作為演講主題,引起了全世界人民對中國茶文化的興趣和關注,必將成為茶葉產業的重要發展機遇。 ● 發展優勢 ——政策環境優勢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和必然要求。國家重點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經濟增長由依靠工業、投資向依靠服務業、消費轉變,增長的協調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將進一步提高。 ——產業資源優勢 我國是目前世界上茶葉生產種植規模最大、茶葉種類最多的國家。作為茶樹原產地,我國有著豐富的茶葉種質資源。茶葉產業已發展成為我國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涉及面橫跨第一、第二、第三產業,中華茶文化已廣泛滲透到世界各國人民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 制約因素 ——市場因素影響。市場流通不暢,渠道拓展有限,茶葉銷售困難是影響或制約茶葉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品牌因素影響。有好茶,無名牌;品牌多,各品類同質化嚴重;品牌企業的市場佔有份額低,產業建設缺乏知名品牌、大品牌的拉動。 ——企業因素影響。企業數量少,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多數企業缺乏現代企業經營理念,未能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家庭式、家族式管理較多,企業難以做強做大、做優做精。 ——融資環境因素影響。多數企業尚處於資本原始積累階段,缺少擴大再生產的必要資金,加之融資渠道、條件、手段單一,短期內企業的融資能力難以提升。 ——科技因素影響。我國茶葉生產加工技術水平和科研轉化整體佈局不夠合理,區域間差距明顯,科技應用轉化程度跟不上產業發展步伐;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產品同質化嚴重,精深加工產品生產技術、能力缺乏。 ——功能領域因素影響。目前我國茶葉產業的關聯度偏低,功能領域有限,茶產業與旅遊、文化、教育、倉儲物流、酒店餐飲、信息服務、機械製造等跨界相關行業領域尚未形成頻繁良性互動和協調發展。 ● 面臨挑戰 ——產能過快增長挑戰。日益擴大的茶葉產能與市場需求、消費之間的矛盾將會更加突出,2015年全國茶葉產量達到227.8萬噸,而茶葉消費水平長期保持在170-180萬噸之間徘徊,且產量仍在逐年遞增,產能增幅比例大大高於消費增幅比例,茶葉產能相對過剩已成不爭事實。 ——生產成本挑戰。受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和采工緊缺的影響,茶葉鮮葉採摘將是今後茶葉生產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再加上財務成本、包裝、運輸成本壓力,生產成本控制更是困難重重。 ——企業自身挑戰。多數茶葉企業規模散小、管理落後、人才缺乏、創新不足、競爭力不強已成為制約產業提質增效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 ——市場拓展挑戰。企業缺乏現代經營理念,營銷方式單一,營銷渠道不暢,電商網絡平台尚不健全,再加之市場需求不旺,價格低迷,茶葉行業已進入微利經營時期。
三、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思路和目標 ● 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新理念為指導,同步實施推動黨中央、國務院所提出的一系列戰略措施和行動計劃,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加快茶業發展方式轉變,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提高行業綜合競爭力;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在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促進產業邁向中高端,實現茶葉產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 基本原則 更加注重質量效應、綜合競爭力、科技創新,堅持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總目標,以推進茶葉現代化產業化市場化為中心,把轉方式、調結構作為主線;堅持擴大開放,合作共贏;堅持著力重點,扶強龍頭,輻射帶動;堅持穩定面積,提高單產,注重品質;堅持注重大營銷、樹立大品牌、開拓大市場;堅持市場主導,著力打造品牌,發揮資源優勢,拓展優化產品結構,創新營銷渠道和營銷方式;堅持可持續發展,繼續做優做強;堅持效益優先,促進茶農增收、企業增效。 ● 發展思路 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載體,以政府為保障,以行業為支撐,科學謀劃、創新機制、整合資源、補齊短板,提高產業經濟增長質量與效益;擴大要素供給,發展新興領域,促進生產要素更多向有前景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集聚,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拓展茶葉產業發展新空間;政府簡政放權、企業清除過剩產能、社會為企業降低成本,給企業鬆綁,給企業減負,激發微觀經濟活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從業人員素質、提升創新能力、增加行業和社會公共服務產品供給、加強政策制度協調性,為產業經濟增長提供支撐。 ● 發展目標 到2020年底,全國茶園總面積控制在320萬公頃以內,無性系良種覆蓋率達到75%,生態有機茶園建設力爭上升3-5個百分點;茶葉總產量控制在300萬噸以內,其中名優茶產量保持在120-150萬噸;茶葉農業產值達到2000-2200億元,經濟總量爭取突破5000億元大關。
四、茶葉產業「十三五」發展重點 ● 強化基礎建設,提升產業優勢 ——持續推進生態有機茶園建設。 ——繼續提升茶樹良種化普及和新品選育。 ——提高茶園機械化生產水平。 ——著力打造茶葉專業鄉鎮,推進茶葉專業合作組織建設,建立可控原料基地。 ● 培育龍頭企業,促進產業發展 以提升龍頭企業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為重點,按照合理規劃、分類指導、加強監管、突出重點、兼顧一般的原則,培育產業集群。 ——構建有龍頭、有骨幹、有集群的產業發展新格局。促進優質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嚴格市場准入門檻,鼓勵大型茶葉企業投資建設規模化茶葉加工廠,全面實行茶葉生產許可證(SC)管理。 ——加大扶持力度,為龍頭企業崛起創造條件。 ——重視茶葉初制加工廠建設,抓實龍頭企業發展壯大的原料基礎。鼓勵龍頭企業打破區域界限,跨區域經營,推行「公司+初制廠(所)+基地+茶農」的經營模式,建立企業穩定的、可控的原料基地和初制加工廠,確保企業有穩定優質的原料來源。 ——積極引入大企業,有效整合資源,促進產業發展。鼓勵支持大企業以收購、兼併、整合等方式做強做大;吸引國內外大企業通過控股、參股、新建等形式建立產業集群。同時推進茶葉深加工,加大茶葉綜合利用,增加附加值。 ● 加強品牌建設,提升產業效益 構建以政府和行業組織為支撐,規模企業為主導,認證機構做補充的區域茶葉品牌孵化單元,合力打造以區域公共品牌為基礎結構、企業自主品牌進行有效填充的產業品牌綜合體系。 ——重點支持企業自主品牌建設。 ——著力打造區域公共品牌。 ——不斷強化品牌營銷理念。 ● 創新營銷模式,拓展市場空間 創新茶葉產品的流通方式,強化現代市場營銷理念,拓建茶葉商品流通渠道,健全產品銷售網絡。 ——推動茶葉區域交易市場轉型升級。逐步實現茶業信息流、物流、服務體系的現代化,打造多個現代化的區域性茶葉交易集散中心。 ——整合產業資源,形成區域合力,通過豐富的營銷手段重點提升茶葉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將品牌茶葉推進國內外市場,搭乘我國「一帶一路」的合作發展平台,順應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潮流,進一步擴大品牌知名度,展示我國茶葉產業形象、進行品牌營銷、推介主導名茶,提升產品綜合競爭力。 ——創新銷售體系,構建電子商務平台。茶葉企業應該建立基於電了商務的茶葉信息平台和移動營銷網絡,形成新的銷售渠道。 ——探索跨界合作,拓展產品銷售渠道。應積極嘗試探索跨業態跨領域商貿合作,共享銷售渠道資源,拓展市場。 ● 加強科技創新,完善標準體系,確保質量安全 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標準體系為引導,通過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力度、茶資源「跨界開發」力度,實現茶資源的高值利用,延伸擴展茶葉產業鏈,推動產業倍增式發展,實現我國傳統茶業向現代茶業的跨越。 ——把握戰略機遇,增加科技創新立項。國家發改委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了《標準聯通「一帶一路」行動計劃(2015—2017)》《行動計劃》明確強調要聚焦沿線國家共同的重點關切,在茶葉等傳統產業領域及特色農產品領域,推動共同制定國際標準,逐步開展東盟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茶葉是「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載體,《行動計劃》的實施將有力的提升我國茶產業的國際化水平,深化沿線國家和地區在茶產業各領域的雙多邊合作和互聯互通,推動我國茶葉標準走出去,提高我國在國際茶葉標準化領域的話語權。 ——不斷完善茶葉標準體系。2015年3月,國務院印發《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提出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建立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協同發展、協調配套的新型標準體系,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驅動、社會參與、協同推進的標準化工作格局。因此,全國茶葉主產區域各級地方政府應加強標準化工作理念,緊跟國家標準化工作前進步伐,推動茶葉標準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加強知識、技術、信息在產業鏈上的傳遞和擴散。 ——提升茶葉食品安全意識,建立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自2015年10月1日起,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新法明確,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法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保證食品可追溯。在茶葉主產區縣、重點原料供應基地、交易市場、企業應逐步建立「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追蹤、責任可追究、產品可召回、質量有保障」的茶葉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不斷健全茶葉質量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大力推廣標準化生產,包括茶園建設標準化、茶園管理標準化、加工車間標準化和製作工藝標準化等。 ——以市場為導向,擴大要素供給,發展新興領域,拓展產業新空間。根據消費熱點,適時調整豐富茶葉產品種類。推動企業逐步實現由初級產品加工銷售向精深加工的轉變拓展,開發方便、經濟、保健型的茶類新產品,如袋泡茶、速溶茶、茶飲料等,並向食品加工、生物醫藥、日用化工等行業進行滲透,形成多元化、系列化、品牌化的精深加工業,實現農業產業市場化流通。 ● 拓展國際市場,促進提質增效 儘管我國茶葉出口瓶頸在短時期內尚無法有效突破,但國際市場依然是「十三五」時期的重點發展方向。 ——積極支持各級龍頭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鼓勵中小型茶葉企業走出國門,打造出口企業集群。 ——鼓勵出口企業加大品牌茶、名優特種茶、深加工產品等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比例,鼓勵出口企業打造自有出口品牌,提高中國茶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和出口企業經濟效益。 ——繼續實行出口退稅政策,提高退稅比例,縮短退稅時長,保障出口企業資金流轉。 ——政府和行業協會定期組織國內企業參加國際性茶葉交易會、展覽會等活動,拓展企業視野,增加對外交流和商貿合作機會。
五、保障措施 ● 加強組織建設領導 ——加強政府領導,建立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推動行業組織建設。 ● 完善政策資金配套 ——進一步深化結構調整,整合資源,加大對產業結構調整的支持。進一步整合退耕還林、農業綜合開發、扶貧、水利、交通、科技等相關政策,為茶葉產業發展提供資金保障。加大土地流轉力度,帶動社會投資;完善政策體系,有效化解產能過剩等。 ——拓寬渠道,為企業提供融資保障。 ● 強化科技支撐 ——繼續加大實用性技術普及推廣,為持續打造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借助科技手段,推進科技交流合作。鼓勵校企、院企合作,提升科技競爭力。 ——強化科技培訓創新,推動人才隊伍建設。 ● 發揮文化助力 通過對茶文化因子的開發利用,促進茶葉旅遊、茶館業、茶藝等行業的發展,引導行業向第三產業縱深發展,加大服務業對茶葉產業的貢獻力度。 ——實施茶文化推進工程,不斷提升茶文化的競爭力和滲透力,為產業發展提供強大動力支持。 ——推動茶文化與旅遊產業相結合,帶動產業發展。促進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共同發展,取得生態、旅遊、經濟三重效益,促進茶葉文化與經濟互促互進,帶動產業發展。 ——營造氛圍,加大茶文化宣傳。圍繞多元化茶文化主題,營造濃郁茶文化氛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