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佈了《「十三五」汽車工業發展規劃意見》。規劃意見對「十三五」的中國汽車工業提出了八方面的發展目標,其中之一就是「積極發展智能網聯汽車」。
未來五年具體目標設定
所謂智能網聯汽車,業界的定義是:搭載先進車載傳感器等裝置,融合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實現車與人、車、路、後台等智能信息交換共享,具備複雜的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協同控制和執行等功能的新一代汽車。
對於這一新生代汽車的技術研發,美、日、歐都已先行一步。
在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也被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並設定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中國製造2025》,將智能網聯汽車作為與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一起重點發展的方向。前不久,國家首個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也在上海安亭鎮投入建設運行。
《中 國製造2025》明確:到2020年,掌握智能輔助駕駛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初步建立智能網聯汽車自主研發體系及生產配套體系。到2025年,掌握自 動駕駛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建立較完善的智能網聯汽車自主研發體系、生產配套體系及產業群,基本完成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這次汽車工業「十三五」規劃意見對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設定了目標:積極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具有駕駛輔助功能(1級自動化)的智能網聯汽車當年新車滲透率達到50%,有條件自動化(2級自動化)的汽車的當年新車滲透率為達到10%,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全面推廣建立基礎。
「汽 車技術發展的兩個方向是智能化和網聯化,兩者相結合稱之為智能網聯汽車,也就是把網聯汽車和自動駕駛結合起來。而智能汽車自動駕駛實現真正的產業化將是汽 車技術裡的一場革命。」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主任解釋說,發展智能網聯汽車不僅符合世界汽車工業發展的大趨勢,更是我國汽車工業向產業鏈的中高端轉移的有力 抓手。
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的政策環境也正在構建。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巡視員瞿國春曾表示,工信部將構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平台,促使產業鏈上下互補,優勢創新,共同研發、推廣智能網聯汽車;完善消費環境,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加快推進質量安全認定等法律法規建設,培育智能網聯汽車消費環境。
或成最具潛力風口行業
按照汽車工業「十三五」規劃提出具體目標,銀河證券研究團隊認為,智能網聯汽車將成為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風口行業。
這個團隊發佈的報告展望,智能網聯汽車到2020年將初步實現商業化,行業未來將迎來5-10年的投資機會。從各大車企與互聯網巨頭公佈的計劃看,2020年將成為無人駕駛車輛商業化元年,並從此進入爆發式增長。
調研公司美國IHS預測,2025年,全球無人駕駛汽車銷量將達到23萬輛,2035年將達到1180萬輛,屆時無人駕駛汽車保有量將達到5400萬輛。其中,中國市場上的份額將達到24%、北美市場為29%、西歐為20%。
銀河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陶亦然對記者表示,目前,這一產業在國內仍處於萌芽階段,部分細分市場甚至尚處空白。智能網聯汽車所涉及的三個核心領域——ADAS系統(高級輔助駕駛系統)、傳感器和地圖導航(網聯部分)將直接受益,巨大市場空間將釋放。
據 介紹,比如ADAS系統目前在國內的滲透率只有2%至3%,預計未來5年這一數字可望提高至10%。在傳感器方面,目前規模約為200億元的傳感器市場, 受益於智能輔助正在從高端車向低端車下沉,未來幾年汽車傳感器行業可望實現6%至8%的快速增長。目前傳感器技術主要被國外壟斷,這對國內產業意味著市場 空間巨大。在地圖導航領域,在圖商的構成中目前形成四維圖新和高德的雙寡頭格局。而在導航方面,北斗系統已由軍用發展至民用,可望逐漸替代GPS使用的美國衛星導航系統,因而直接受益。
事 實上,在「互聯網 」的感召下,國內車企、互聯網巨頭已經開始紛紛佈局智能網聯汽車。比如,以長安、一汽、吉利等為代表的本土車企已在幾年前著手研發相關 技術,很多款國產量產車已搭載了駕駛輔助系統。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也在佈局作為智能網聯汽車先決條件的高精度地圖行業,百度還投身 無人駕駛,阿里則聯合上汽合作生產智能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