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交通運輸建設“十三五”規劃
一、“十二五”時期交通運輸建設綜合評價
“十二五”時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人大、省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省交通運輸工作以科學發展爲主題,大力加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優化,全面完成了規劃建設目標和任務,建制村通硬化路、通班車和高速公路覆蓋範圍以及綜合交通信息覆蓋範圍等9個指標提前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交通運輸發展目標,交通運輸總體發展水平居全國前列,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交通運輸投資創歷史新高。
認真貫徹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的一系列政策,全面落實支持東北振興的若干重大舉措,加快推進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交通運輸投資創歷史新高。“十二五”時期,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設投資完成2213億元,爲規劃目標的108.5%,爲“十一五”時期實際完成的139.1%。其中,高速公路投資完成573億元(含維修改造53億元)、普通公路投資完成572億元、運輸場站投資完成46億元、港口水運投資完成1022億元,分別爲規劃目標的100%、108.8%、133%和112.8%,爲“十一五”時期實際完成的87.1%、150.4%、190.2%和193.2%。鐵路投資完成1113億元,爲規劃目標的117%,爲“十一五”時期實際完成的148%。
(二)交通運輸網絡日趨完善。
全面完成了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布局,形成了以高速公路爲主骨架,國省幹綫公路爲主通道,縣鄉村公路緊密銜接、功能完善、四通八達的路網格局。預計2015年,全省公路總里程達到12萬公里,居全國第21位,比2010年增加2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4195公里,居全國第14位,比2010年增加1139公里,14個省轄市和所有陸地縣(市、區)全部通高速公路。公路密度達到81.5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國第19位,比2010年增加12.5公里/百平方公里。鋪裝路面比重達到61%,居全國第20位。普通幹綫公路二級及以上公路比重達到89%,居全國第4位。幹綫公路全部鋪裝,鄉鎮、行政村全部通油路。鐵路建設邁上新臺階,全省進入高鐵時代。國鐵總里程達到5496公里,居全國第4位,比2010年增加1695公里,其中高速鐵路里程達到1537公里,比2010年增加1143公里。地方鐵路里程達到501公里,比2010年增加296公里。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開通了“遼滿歐”鐵路專列和“遼海歐”北極航綫,實現了遼魯陸海貨滾甩挂運輸,建立了省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
(三)港口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形成以大連港、營口港爲主要港口,丹東港、錦州港、盤錦港、葫蘆島港爲地區性重要港口的分層次港口布局。“十二五”時期,新增96個生産性泊位,累計達到401個;新增吞吐能力1.3億噸,累計達到5.7億噸,居全國第5位。2015年,全省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完成10.5億噸,居全國第4位,年均增長9.1%;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900萬標準箱,居全國第5位,年均增長14.4%。貨物、集裝箱吞吐量和增速均處于全國沿海省份前列。大連港集裝箱吞吐量超過1000萬標準箱,實現歷史性突破。大連港貨物吞吐量達到4.3億噸,位居全國第8、世界第10位;營口港貨物吞吐量達到3.4億噸,位居全國第10位;丹東港、錦州港貨物吞吐量均突破1億噸,分別達到1.4億噸、1億噸。
(四)客貨運輸能力總體上穩步提升。
2015年,全省全社會完成貨運量24.2億噸、貨物周轉量12629億噸公里,分別居全國第4位、第3位,年均分別增長8.2%和6.8%;完成客運量9.7億人、旅客周轉量1223.5億人公里,分別居全國第8位、第10位,年均分別下降1.0%和增長3.8%。其中,公路運輸完成貨運量20億噸、貨物周轉量3259億噸公里,年均分別增長9.5%和11%;完成客運量8.2億人、旅客周轉量384.2億人公里,年均分別下降1.2%和0.2%;水路運輸完成貨運量、貨物周轉量分別爲1.4億噸、7980億噸公里,年均分別增長5.8%和7%;完成客運量542萬人、旅客周轉量6.5億人公里,年均分別增長2%和0.4%。鐵路運輸完成貨運量1.8億噸、貨物周轉量1240億噸公里,年均分別下降1.1%和2.4%;完成客運量1.3億人、旅客周轉量614億人公里,年均分別下降0.4%和增長3.8%。在綜合運輸體系中,公路運輸繼續保持主體地位,承擔全社會客貨運量80%以上。
(五)民生交通建設成效顯著。
優化完善農村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完成農村公路維修改造2.3萬公里。完成遼河、淩河生態文明示範區道路建設。加快農村客運發展,建設完成農村客運站70個、農村客運候車亭1942個,建制村客運班車通達率達到100%。縣級以上汽車客運站全部實現聯網售票。嚴格執行重大節假日小型客車免費通行和鮮活農産品運輸“綠色通道”惠民政策,5年累計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費56.1億元。ETC站點覆蓋率達到100%,實現與全國18個省(市)的聯網運行。
雖然全省交通運輸與經濟社會發展基本適應,但在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一是公路總量仍然不足,建設任務依然繁重。高速公路尚有斷頭路,骨幹通道通行能力亟需提高。普通國省幹綫公路還有低標準、瓶頸路段。農村公路覆蓋深度不够,撤幷村、建制村之間仍有較大建設需求,安全保障設施尚需完善。二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尚不完善,規模效益和組合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公路、鐵路、水運、民航、郵政等多種運輸方式銜接不够,運輸資源缺乏合理有效的配置,運輸結構尚需進一步調整優化。綜合交通運輸規劃、政策法規、標準規範亟待融合,統籌各種運輸方式一體化發展的協調和推進機制尚未完全形成。三是交通運輸轉型升級任務艱巨,管理和服務水平有待提升。城鄉之間、區域之間交通運輸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突出,交通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交通信息資源需要進一步整合、銜接,創新驅動能力有待加强。四是公路建設面臨籌資難題,新的投融資體系亟待建立。高速公路進入還貸高峰,建設資金籌措難度進一步加大。普通公路建設養護資金來源比較單一,亟需建立穩定的資金投入渠道。五是土地、資源、環境等要素對交通運輸建設的制約越來越大。交通運輸建設項目涉及的土地、環境等剛性約束突出,資源利用效率不高。土地、勞動力等要素低成本優勢相對减弱,交通運輸建設成本不斷提高。
二、“十三五”時期交通運輸建設面臨的環境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
(一)面臨的環境。
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全省交通運輸面臨的內在條件和外部環境均發生了較大變化,但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爲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呈現出一些趨勢性的新特點主要有:一是從運輸生産情况看,受經濟發展下行壓力增大影響,交通運輸經濟下行壓力也呈增大趨勢,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在經濟增速轉入中高速增長後,交通運輸生産也在向中高速增長轉變。二是從運輸結構變化看,隨著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和人們出行需求的多樣化轉變,公路、水路高附加值運輸需求快速增長,特別是高端出行增長較快,道路水路運輸行業的結構調整依然任重道遠,提質增效的發展任務依然十分艱巨。三是從交通發展動力看,交通運輸門類多、潜力足、韌性好,隨著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推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和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技術進步,加之融入“一帶一路”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率先突破,交通運輸在新常態下仍有充足的發展動力。四是從交通發展條件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東北地區發展,特別是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爲交通運輸發展提供了重大政策機遇。同時,各級黨委、政府加快交通運輸發展的積極性高、主動性强,通道建設、産業園區完善、旅游業發展、物流業集聚對交通運輸有著巨大的現實需求。
針對內在條件和外部環境的一系列變化,“十三五”時期,交通運輸要立足階段特徵,順應時代要求,遵循發展規律,轉變發展理念:一是從積極適應向主動引領發展轉變,自覺服務國家戰略和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充分發揮交通運輸的引導、支撑和服務作用。二是由設施建設爲主,向建設、養護、管理與服務協調發展轉變,切實轉變交通運輸發展方式。三是由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向依靠科技進步、改革創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驅動轉變。
(二)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强化弱項、補齊短板爲主攻方向,加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交通運輸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綜合交通、智慧交通、民生交通、綠色交通、平安交通,切實提高交通運輸發展質量和經濟效益,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交通運輸發展的目標要求,初步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充分發揮交通運輸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先行官作用,爲新一輪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提供交通運輸保障。
(三)基本原則。
1.立足全域,科學發展。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全域,謀劃和推進交通運輸工作。注重發揮交通運輸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構築新型城鎮化格局、優化産業布局中的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
2.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轉變交通運輸發展方式,著力提高交通運輸質量和效益。加快交通運輸傳統産業的轉型升級,以科技進步和信息化引領交通運輸發展。
3.以人爲本,保障民生。始終把保障民生作爲交通運輸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脚點,實施交通運輸民生工程,促進交通運輸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4.改革創新,增强活力。圍繞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全面深化交通運輸改革,加快體制創新、技術創新、政策創新、管理創新,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加强法制部門建設,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5.加强管理,提升服務。以全面改善服務質量、提升管理水平爲核心,更好地界定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全方位提升交通運輸行業管理水平。以提升公衆出行服務質量爲主綫,規範運營管理,優化設施配置,强化服務功能,滿足公衆高品質、多樣化的服務需求。
(四)主要目標。
1.建設投資目標。“十三五”時期,全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投資1438億元,力爭達到1798億元,分別爲“十二五”時期的65%和81.2%。其中,高速公路建設規劃投資196億元(含維修改造50億元),力爭達到556億元(含維修改造50億元);普通公路建設規劃投資627億元;運輸站場建設規劃投資51億元;港口水運建設規劃投資564億元。鐵路建設規劃投資1359億元,爲“十二五”時期的122.1%。
2.公路建設目標。預期到2020年,新增公路1.5萬公里,全省公路總里程達到13.5萬公里,其中,新增高速公路里程234公里,達到4429公里;新增普通公路里程1.47萬公里(新建1.2萬公里,幷網0.27萬公里),達到13萬公里。公路密度達到91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9.5公里/百平方公里。鋪裝路面比重達到63%,普通幹綫公路二級及以上比重達到95%,分別提高2個和6個百分點。
3.鐵路建設目標。預期到2020年,新增國鐵1000公里,其中高鐵客運專綫711公里,全省國鐵營業里程達到6496公里,其中高鐵客運專綫達到2248公里。新增雙綫鐵路1050公里、新增電氣化里程2500公里,雙綫鐵路里程達到4400公里,電氣化鐵路里程達到5600公里。鐵路密度達到4.8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0.8公里/百平方公里。
4.港口發展目標。新增港口生産性泊位138個,達到539個。其中,新增萬噸級以上泊位107個,達到312個;新增吞吐能力2.7億噸,達到8.4億噸,其中新增集裝箱通過能力350萬標準箱,達到1106萬標準箱。預期到2020年,港口貨物吞吐量12億噸,年均增長2.7%,其中集裝箱吞吐量2200萬標準箱,年均增長3%。
5.運輸發展目標。預期到2020年,全社會完成貨運量30.5億噸、貨物周轉量14138億噸公里,年均分別增長4.7%和2.3%;完成客運量10.7億人、旅客周轉量1596億人公里,年均分別增長2%和5.5%。其中,公路運輸完成貨運量25.6億噸、貨物周轉量4160億噸公里,年均增長均爲5%;完成客運量8.9億人、旅客周轉量420億人公里,年均分別增長1.5%和1.8%。水路運輸完成貨運量1.45億噸、貨物周轉量8378億噸公里,年均增長均爲1%;完成客運量560萬人、旅客周轉量6.7億人公里,年均分別增長0.7%和0.6%。鐵路運輸完成貨運量1.95億噸、貨物周轉量1369億噸公里,年均增長均爲2%;完成客運量1.55億人、旅客周轉量729億人公里,年均增長均爲3.5%。
三、“十三五”時期交通運輸建設的重點任務
(一)加强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
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重點啓動實施六大工程:一是高速公路網貫通工程。打通高速公路“斷頭路”,完成骨幹通道擴容改造,加强連接重要節點、經濟區域的高速公路通道建設。二是普通公路升級改造工程。推進普通公路低標準路段、瓶頸路段和擁堵路段升級改造,重點强化高速公路出入口、城市進出口與普通公路的順暢銜接,優化路網結構。三是鐵路通道建設工程。加大鐵路通道建設力度,加快通道限制區段擴能改造,打通鐵路互聯互通關鍵節點。優化路網運輸結構,推進快速鐵路工程建設,實現“市市通高鐵”。四是港口結構完善工程。完善煤油礦箱等大型專業化碼頭布局,加强航道、防波堤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有序實施老港區搬遷改造,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和服務水平。五是運輸樞紐優化工程。優化完善公路、鐵路、機場、郵政等大型綜合運輸樞紐布局,重點推進公鐵銜接型立體綜合客運樞紐建設,有序實施多式聯運等功能的物流樞紐建設,全面提高客貨運樞紐的服務能力和水平。六是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加大危橋改造力度,確保幹綫公路危橋當年發生、當年處理。全面實施公路臨水臨崖、急彎陡坡、高危邊坡等路段安全隱患治理,提高公路安全保障能力和服務品質。
(二)構建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
堅持開放發展,圍繞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加快“遼滿歐”、“遼蒙歐”和“遼海歐”三條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建設,擴大遼寧對外開放。一是搞好主通道建設。實施“遼滿歐”大通道(以大連港、營口港爲支點,途經內蒙古滿洲里到歐洲)建設,加强公路、鐵路、水路和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銜接,進一步加快京哈高速公路擴容改造,完善營口港延伸至烟臺港的遼魯陸海甩挂運輸通道建設。實施“遼蒙歐”大通道(以錦州港、丹東港爲支點,途經遼寧至蒙古國的喬巴山鐵路到歐洲)建設,打通斷頭路段,推進既有鐵路通道限制區段及支綫綫路擴能改造,加快推進奈曼至阜新高速公路建設,儘早形成跨境貨物運輸能力。推進“遼海歐”海上運輸通道(以大連港爲起點,經白令海峽向西航行,到達挪威北角附近,最終前往歐洲各港口)建設,逐步實現季節性常態化運營。加快推進渤海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二是搞好集疏運通道建設。統籌公路、水運、鐵路、民航等多種運輸方式,重點推進滾裝運輸、甩挂運輸、城市配送等先進運輸組織方式,提高海鐵、海陸聯運能力。將“遼滿歐”、“遼蒙歐”和“遼海歐”大通道建設與地區鐵路網、公路網建設深度融合,進一步完善港口集疏運網絡和服務功能,加强重要城市、産業園區、物流園區與大通道的有效銜接,解决物流“最後一公里”問題。三是搞好通道節點建設。以沿海港口爲關鍵節點,推進全省沿海港口群資源整合,加快碼頭、航道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港口通關一體化水平。以瀋陽、大連、鞍山、營口、丹東、錦州等地區物流園區爲重要節點,以撫順、本溪、盤錦、葫蘆島、遼陽、鐵嶺、阜新、朝陽等地區物流園區爲一般節點,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和整合,協同推進物流業發展,爲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建設提供貨源支持。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
堅持共享發展,把民生作爲交通運輸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脚點,扎實推進一批重點民生工程建設,讓群衆共享交通發展成果。重點抓好九件實事:一是實施農村公路建設改造。加强農村公路維修改造工程,重點實施撤幷村通油路、村村互通等農村公路新改建工程,進一步提升農村公路網絡化水平、技術等級和服務水平。二是實施渡口改橋。積極支持市縣政府推進渡口改橋,解决較大以上河流兩岸居民通過渡口難和渡運安全問題。三是實施公路鐵路“平改立”工程。配合鐵路部門、地方政府,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有序推進“平改立”工程建設,提升公路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逐步消除影響公路、鐵路安全運行的隱患。四是實施繞城公路建設。加强重要市、縣城區幹綫公路繞城路段遷移改造,疏導過境交通,减輕城區交通壓力。同時加强與外圍幹綫的連接路建設,實現與周邊大中城市和通道幹綫的順暢連接。五是實施旅游道路建設。實現旅游景區與路網的順暢銜接,打通重要旅游景點之間的聯繫,推進旅游業發展。六是實施路域環境建設。加大路域環境整治力度,提升公路綠化水平和景觀效果。深入開展高速公路百佳服務區和優秀服務區創建工作,在有條件的普通公路逐步增設休息區或便民服務點,增加臨時停車、休息、如厠等基本服務功能。七是實施農村候車亭建設。基本形成覆蓋城鄉、布局合理、出行便捷的客運場站體系。八是提升郵政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建立覆蓋城鄉、惠及全民、水平適度、可持續發展的郵政普遍服務體系。進一步提高快遞服務城鄉普惠水平,構建便捷高效、競爭有序、技術先進、服務優質的快遞服務體系。九是落實高速公路利民惠民政策。嚴格執行鮮活農産品“綠色通道”、重大節假日小型客車免費通行政策和集裝箱運輸車輛高速公路通行費優惠政策,全面提升交通運輸便民服務水平。
(四)加快交通運輸推進物流業發展。
堅持效率優先,充分發揮交通運輸在物流業發展中的基礎和主體作用。將提高物流效率、推進物流業發展作爲交通運輸主動適應新常態的重要抓手。要以打造立足遼寧、服務東北、輻射東北亞的遼寧交通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加快推進城市物流、農村物流、産業物流和港口物流四大工程建設爲著力點,推進物流業發展。一是推進物流園區建設。堅持以現代物流發展需求爲導向,以現有各類運輸場站爲重點,科學規劃和布局物流節點,加快建設一批臨鐵路、臨空港、臨港口、臨高速公路出入口、臨産業集聚區的物流園區,推動傳統貨運站場通過資源整合、功能拓展等方式實現轉型升級。二是培育物流龍頭骨幹企業。引導傳統貨運企業擴大經營規模和服務範圍,拓展經營網絡,對符合資質條件的大型運輸企業在設立分支機構、增設經營網點等方面提供便利條件。鼓勵具備一定條件的企業向綜合物流服務商轉型發展。促進鐵路貨運企業向現代物流轉型,引導郵政、快遞企業做大做强。積極引導中小物流企業通過聯盟、聯合、兼幷等方式實現資源整合,提高企業競爭力和市場抗風險能力。三是提升運輸裝備技術水平。加快推進應用先進適用、經濟安全、節能環保、標準統一的各類裝卸設備和運輸工具,支持發展集裝箱、厢式、冷藏保鮮等專用運輸車輛和多軸重載運輸車輛,鼓勵購置專業化、標準化、大型化船舶,積極發展鐵路特種、專用貨車以及高鐵快件等運輸技術裝備,提高物流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四是推進農村郵政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村郵政物流布局,優化郵政網絡結構和網點功能,著力打造管理集約化、網絡規模化、服務社會化的現代農村郵政物流綜合服務平臺,切實提高農村郵政服務水平。
(五)推動港口功能完善和轉型升級。
堅持統籌發展,圍繞打造多功能、全方位、現代化港航平臺和建設東北亞物流中心、東北亞金融中心、東北亞貿易中心,加快大連東北亞重要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大連港以“一島三灣”(大孤山半島,大窑灣、鮎魚灣、大連灣)內各港區、長興島港區等爲重點,構建集裝箱、石油、鐵礦石、糧食、商品汽車、客貨滾裝、郵輪運輸等七大專業化運輸中轉系統,打造以石化、裝備製造、船舶製造、電子信息産業爲主的四大臨港、臨海産業基地,構築綜合物流、國際郵輪、航運商務三大服務中心,形成功能完善的現代化港口服務體系。營口港以鮁魚圈港區和仙人島港區爲重點,以內貿集裝箱、鐵礦石、石油和鋼材運輸爲核心,全面發展糧食、雜貨等運輸,大力拓展現代化的港口服務、口岸功能和臨港産業功能,逐步發展成爲設施先進、功能完善、管理高效、安全環保的綜合性港口。丹東港以大東港區爲重點,以服務東北東部地區爲導向,以臨港工業發展爲抓手,以煤炭、油品、金屬礦石、糧食和集裝箱運輸爲主要貨類,逐步發展成爲客貨兼顧、內外貿結合、多功能、綜合性的港口。錦州港以筆架山港區和龍栖灣港區爲重點,以石油、煤炭、糧食等大宗散貨和內貿集裝箱運輸爲主,重點發展物流、商貿、臨港工業等相關功能,逐步成爲多功能、綜合性港口。盤錦港以榮興港區爲重點,以石油化工、散雜貨運輸爲主,逐步發展成爲多功能的綜合性港口。葫蘆島港以柳條溝港區爲核心,有序合理開發綏中港區,以服務葫蘆島市經濟和臨港産業爲主,兼顧周邊地區。逐步拓展功能和輻射範圍,成爲具有一定規模的綜合性港口。
(六)大力發展公共交通。
堅持協調發展,認真貫徹落實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意見,堅持把公共交通發展作爲交通運輸服務民生的重要載體來抓,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一是加快公交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强化地方政府的主體作用,以公交綜合用地每標台200平方米爲目標,將公交首末站作爲規劃、開闢、調整公交綫路的前置條件,建設一批規劃布局合理、功能設施完善的公交停車場,科學規劃建設一批城市綜合客運樞紐。合理布局公交站點設置,全省中心城區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力爭達到100%。二是推進快速公交系統(BRT)建設。深入落實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統籌考慮城市公交與道路客運發展需求,重點謀劃建設大流量的公共交通走廊,有條件的城市要有序推動發展低碳、高效、大容量的快速公交系統(BRT),推動公共交通智能化應用,提高公共交通效率,構建分工合理、換乘方便、運轉高效的一體化城鄉客運體系。三是推進城際客運公交化改造。圍繞都市圈建設,在有條件的地區間進行城際客運公交化改造,有效滿足客運需求,改善交通條件,增加中心城市的輻射範圍,帶動周邊城市的經濟發展。四是實施城鄉客運一體化改造。根據群衆出行需求特點,合理配置經濟、舒適、安全的城鄉客運車型,科學設置綫路和班次,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進程。
(七)推進平安交通建設。
堅持安全發展,把安全生産作爲交通運輸工作的基礎和前提,堅持紅綫意識、底綫思維,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切實加强交通運輸安全生産工作。一是落實“四個責任”。全面落實領導責任、監管責任、主體責任和行業責任,建立“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責任體系,强化行業責任擔當,依法强化對企業的有效監管,從嚴執行安全生産考核、約談、通報和問責機制,確保責任有效落實。二是嚴格“四個清單”管理。按照安全監督檢查任務清單、隱患和問題清單、整改工作清單和複查驗收清單等“四個清單”的管理要求,全面排查治理交通運輸生産經營中存在的事故隱患,建立健全安全生産隱患排查制度,提高監督執法的質量和效能,實現安全生産監督檢查的規範化、科學化、精細化。三是加强交通運輸安全生産重點領域監管。重點强化對長途客運、旅游包車、危險化學品運輸、渡口渡船、客滾運輸、公路運營安全、公路水運工程建設、港口危險化學品罐區和油氣碼頭等事故隱患的排查整治,嚴格落實檢查標準,對重大隱患實行挂牌督辦,確保安全檢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區、不打折扣、不走過場。四是夯實安全生産基礎工作。健全完善制度管理、行業監管、風險防控、教育培訓和應急保障五大體系。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平安公路、平安車船、平安港站、平安渡口和平安工地等創建活動,制定考評標準和考核辦法,加大督促指導和檢查力度,確保“平安交通”建設取得實效。
(八)加快智慧交通建設。
堅持創新發展,完善智慧交通頂層設計,用“互聯網+”引領交通創新發展,全面構建智慧交通管理與服務體系。一是整合交通運輸信息資源。進一步整合交通信息資源,建設雲計算數據中心,不斷完善交通專有雲服務,建立交通基礎業務支撑平臺、交通運輸大數據管理與服務平臺,實現信息的互通與共享、業務的優化與協同、服務的整合與規範,打造互聯互通綜合智慧交通管理體系。二是提升交通運輸行業監管能力。建設覆蓋全省交通基礎設施、運載裝備的智能感知網絡,建設可測、可視的路網監測體系,實時掌控路網狀態,打造智慧路網。加快應急保障體系建設,深化業務系統應用,提高運行監測、安全應急、行業監管、信息服務能力。三是提升交通運輸服務品質。推進“互聯網+”與交通運輸行業的深度融合,基于互聯網平臺向社會提供綜合交通出行、客運、維修、聯運、信用信息等多樣化的智能服務,打造智慧運輸。
(九)加快綠色交通建設。
堅持綠色發展,把綠色循環低碳要求貫穿落實到交通運輸發展的各個領域和各個環節,創建全國綠色交通省。一是强化節能减排。推廣應用節能環保運輸裝備,加大城市公交和出租車“油改氣”工作力度,加快發展甩挂運輸等高效運輸方式。大力推進公路綠色拌合站升級改造、高速公路供暖鍋爐的綠色環保改造。積極推廣應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逐步淘汰傳統高耗能高污染的生産設備及設施。二是加强資源集約利用。推進廢舊瀝青面層材料和基層材料再生循環利用,積極推廣道路瀝青、水泥混凝土及服務區水資源的循環再生技術,擴大粉煤灰、礦渣等工業廢料和建築垃圾磚的綜合利用,推廣使用綠色環保施工材料。三是加强生態保護。優化工程設計方案,减少對山體、林地、海洋等的破壞,堅持最大限度地保護、最小程度地破壞、最强力度地恢復,加大生態修復、工程綠化實施力度。實施公路生態景觀服務工程,加强景觀保護與再造、公路旅游服務設施和信息系統建設。
四、“十三五”時期交通運輸建設的重點項目
“十三五”時期,根據交通運輸建設需求,充分考慮償債能力和籌資可能,本著“盡力而爲、量力而行”的原則,堅持穩中求進,統籌推進實施重點交通運輸項目建設。
(一)高速公路建設。
1.啓動實施類項目。
——續建項目。全面完成“十二五”時期開工的高速公路項目剩餘建設任務,共5項300公里,投資146億元。其中,國家高速公路網建設項目共2項267公里,投資119億元,具體爲:京哈高速公路瀋陽至四平段改擴建、遼中環高速公路鐵嶺至本溪段建設工程;省級高速公路網建設項目共3項33公里,投資27億元,具體爲:營口仙人島疏港高速公路、丹東大東港疏港高速公路、營口鮁魚圈港區疏港高速公路建設工程。
——新開工項目。貫徹落實國務院支持東北振興的重大政策舉措意見,力爭新開工京哈高速公路擴容改造和國省高速公路網斷頭路項目,共3項312公里,投資360億元,具體爲:京哈高速公路綏中(冀遼界)至盤錦段改擴建、通遼奈曼至營口高速公路福興地(蒙遼界)至阜新段、沈康高速公路鴨綠江街至新城子段建設工程。
——維修改造項目。規劃投資50億元。其中:互通立交和收費站建設改造工程,投資6億元,主要爲續建京哈高速(昌圖)杏山樞紐立交、(昌圖)毛家店主綫收費站、沈海高速公路(鞍山)湯崗子互通立交、鶴大高速(丹東)前陽互通立交和燈遼高速公路(遼陽)燈塔南互通立交工程;路面、橋梁、隧道等維修工程,投資44億元。
上述規劃實施的8個高速公路項目,總里程612公里,規劃投資506億元;高速公路維修改造規劃投資50億元。兩項合計,資金總需求556億元,其中需要融資460億元。對續建項目,繼續履約使用銀行貸款144億元;對新開工項目,利用PPP或産業投資基金等方式籌集316億元。
2.推進前期類項目。有序推進高速公路網建設與完善,完成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剩餘項目和具有重要國防意義的區間快速通道項目前期工作,共3項417公里,規劃投資405億元,具體爲:赤峰至綏中高速公路淩源(蒙遼界)至綏中段、本溪至集安高速公路本溪至桓仁(遼吉界)段、本溪至寬甸高速公路建設項目。
3.謀劃儲備類項目。主要是一些市縣提出的納入省高速公路網規劃的項目,項目實施采取省、市、企業共建模式。謀劃儲備類項目共5項205公里,估算投資161億元。主要爲:鞍山至台安高速公路58公里(鞍山36公里,瀋陽2公里,遼陽20公里),總投資53億元;台安至黑山高速公路38公里(鞍山13公里,錦州25公里),總投資24.5億元;大連長興島北疏港高速公路44公里,總投資31億元;丹東海洋紅港區疏港高速公路14公里,總投資10.7億元;盤錦台前至高升高速公路51公里,總投資42億元。
(二)鐵路建設。
——續建項目。共15項,總里程1386公里(新建715公里,改造671公里),總投資1015億元(新建743億元,改造272億元)。2015年底完成投資283億元,“十三五”時期計劃完成剩餘投資732億元。具體爲:京沈客運專綫,通遼至京沈客專連接綫,赤峰至京沈客專連接綫,本溪田師府至桓仁鐵路,錦阜高鐵路高臺山至新丘段、新丘至義縣段以及薛家至義縣段擴能改造,錦承綫義縣至朝陽段和朝陽至葉柏壽段擴能改造,葉柏壽至赤峰鐵路擴能,秦沈綫能力加强工程,瀋陽鐵路綜合貨場,綏中港物流中心建設,長興島物流中心建設,錦州至白音華鐵路擴能工程。
——計劃新開工項目。經與發展改革、鐵路部門溝通銜接,計劃新開工項目14項,總里程1589公里(新建437公里,改造1152公里),總投資627億元(新建365億元,改造262億元)。具體爲:盤錦至朝陽客專聯絡綫,沈吉綫電氣化改造,沈丹綫電氣化改造,遼溪綫電氣化改造,錦承綫葉柏壽至淩源電氣化改造,長春至遼源至開原電氣化改造,鳳凰城至通化鐵路提速改造,瀋陽至法庫至康平至金寶屯鐵路,海城至岫岩至莊河鐵路電氣化改造,本溪至田師府至桓仁鐵路電氣化改造,錦承綫淩源至承德鐵路電氣化改造,阜新至盤錦鐵路,鞍山站前至千山市郊鐵路、哈大客專與京沈客專直通綫建設工程。
上述規劃實施的29個項目,總里程2975公里,總投資1359億元,投資主體爲瀋陽鐵路局(東亞阜盤鐵路公司擬出資建設的阜新至盤錦鐵路、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擬出資建設錦州至白音華鐵路擴能2個項目除外)。據測算,“十三五”時期,需遼寧配套資金150億元,其中,2013年、2014年開工建設的續建項目50億元,計劃2015年開工建設的通遼、赤峰至京沈客專連接綫2個項目80億元,計劃2016年開工建設的盤錦至朝陽客專聯絡綫項目20億元。這些資金,通過國家基建債券和遼寧省交通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渠道籌集解决。
(三)普通公路建設。
普通公路建設項目資金來源主要爲中央車購稅補助、燃油稅返還資金和市縣自籌資金。據測算,“十三五”時期普通公路建設安排資金627億元,爲“十二五”時期完成投資的109.7%,其中:申請中央車購稅投資100億元;以2015年燃油稅返還資金102億元爲基數測算,考慮適當額度增量,5年共計565億元,扣除水利基金、交警經費等政策性支出49億元,經費支出、日常養護等剛性支出211億元,預計可用于普通公路建設改造資金305億元;其餘資金222億元由市縣自籌解决。
“十三五”時期,重點加强幹綫公路改造,對二級以下公路低標準路段路基工程采用定額包乾形式投資,路面和橋隧工程按照測算工程直接費的85%投資;全力支持農村公路建設改造,按照農村公路管理體制改革要求,采用以獎代補方式,給予投資支持和政策引導;適當安排連接旅游景區、産業園區的建設項目,對路面工程采用定額包乾的形式投資。
規劃建設改造普通公路5.4萬公里(建設1.2萬公里,改造4.2萬公里),其中,幹綫公路1.4萬公里(建設0.2萬公里,改造1.2萬公里)、農村公路4萬公里(建設1萬公里,改造3萬公里)。除安排既有道路改造項目外,結合上述規劃重點任務,擬實施普通公路的重點項目如下:
1.幹綫公路升級改造1500公里。重點實施國道開奈綫法庫段改建工程、省道沈張綫新民段改建工程、省道燈岫綫遼陽段改建工程等項目,實現國省道重要路段整體功能與技術標準的銜接匹配。
2.繞城公路改造200公里。重點實施葫蘆島京哈綫繞城路、綏中京哈綫六股河段繞城路、清原黑大綫繞城路、昌圖京哈綫繞城路等項目,疏導過境交通、减輕城區交通壓力。
3.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以提高公路安全保障能力和服務品質爲目標,確保幹綫公路危橋當年發生、當年處理,基本完成鄉道及以上公路安全隱患治理,實現公路交通安全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安全防護水平顯著提高。
4.農村公路建設改造4萬公里。重點實施撤幷村通油路、村村互通等農村公路新改建工程1萬公里,農村公路維修改造工程3萬公里,進一步提升路網通達深度,維護路網建設成果。
5.旅游道路建設改造700公里。重點實施本溪五女山旅游路、錦州萬佛堂旅游路、鞍山玉皇山旅游路等項目,實現旅游景區與路網的順暢銜接。
6.改造縣級以上公路渡口9座。新建橋梁9座,其中,幹綫公路1座,縣級公路8座。打通幹綫公路斷頭路,改造完成縣級以上公路現有全部渡口。
7.綜合服務提升工程。建成3500公里幹綫公路養護示範路,打造80個具有養護生産基地和應急保障中心職能的一級綜合養護站,實現公路生産設施與裝備水平的全面提升。
(四)港口水運建設。
港口建設投資主要爲企業自籌和申請中央補助解决。由于遼寧沿海港口碼頭布局較爲完善,“十三五”時期將重點推進港口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預計“十三五”時期,全省沿海港口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安排投資564億元,爲“十二五”總投資的55%。規劃安排建設項目110個。
1.建設沿海碼頭項目57個。總投資360億元。重點建設大連港大窑灣港區集裝箱四期工程、營口港鮁魚圈港區72—75號多用途泊位工程、錦州港煤炭碼頭一期工程、丹東港大東港區301號集裝箱泊位工程、盤錦港榮興港區30萬噸級原油碼頭工程、葫蘆島港綏中港區104—107號通用泊位工程等項目。
2.建設公共基礎設施項目41個。總投資187億元。重點建設大連港長興島港區葫蘆山灣南防波堤工程、營口港仙人島港區錨地工程、錦州港龍栖灣港區3萬噸級航道工程、盤錦港榮興港區10—15萬噸級航道工程、葫蘆島港柳條溝港區10萬噸級航道工程等項目。
3.建設陸島交通碼頭項目12個。總投資17億元。重點建設大連港皮口港區客運和客貨碼頭工程、獐子島沙包港客運和客貨碼頭工程、金州新區杏樹港客運客貨碼頭工程,以及葫蘆島港龍灣海濱客運碼頭工程等項目。
(五)運輸站場和物流建設。
運輸站場和物流建設資金主要來源爲中央車購稅補助、燃油稅返還和市縣自籌等渠道解决。據測算,“十三五”時期運輸站場建設安排資金51億元,爲“十二五”時期完成投資的109.2%。其中:申請中央車購稅投資3億元;燃油稅返還資金安排10億元;其餘38億元資金由市縣自籌解决。重點支持綜合客運樞紐、市縣級客運站建設和維修改造項目,優先安排農村客運站、農村客運候車亭項目,繼續安排客運安全例檢綫、“三品”(易燃、易爆及危禁品)檢查儀補助投資,適當支持投資引導物流園區項目建設。
1.建設綜合客運樞紐12個。總投資27億元。重點建設大連莊河綜合客運樞紐、大連灣綜合客運樞紐、朝陽綜合客運樞紐等。
2.建設市縣級客運站17個。總投資12億元。重點建設朝陽縣客運站、遼陽縣客運站、營口北海客運站等。
3.建設農村客運站50個、農村候車亭2500個。總投資1億元。
4.建設物流園區20個。總投資11億元。重點建設鞍山龍基物流園區、遼陽第地嘉倉儲物流園區、遼寧達美通糧高端冷鏈物流綜合服務示範區等。培育150家物流發展示範企業。
五、“十三五”時期交通運輸建設與産業融合發展的基本思路
圍繞加快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推進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瀋陽經濟區建設和突破遼西北三大區域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壯大産業規模,促進産業集聚,引導和支撑區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一)圍繞公路網絡建設,促進路域經濟發展。
公路網絡的不斷完善,爲路域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一要推進産業集群發展。統籌協調公路建設規劃和産業集群發展規劃,引導重點園區産業定位,以産業園區爲載體、以集群化爲方向、以支柱産業爲支撑、以龍頭企業爲重點,大力優化産品結構,著力拉長産業鏈條,全面提高産業集中度,做大做强一批關聯度大、帶動力强、輻射面廣、具有規模效應的産業集群,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二要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堅持以城市群爲主體形態,以都市區建設爲帶動,以重點縣城、新區(新城)爲突破口,以節點城市、重點鎮和特色鎮建設爲補充,健全完善城鎮體系空間布局結構,全面提高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和城鎮建設用地效率,進一步提升城鎮基礎設施承載力,形成中心集聚、軸綫拓展、結構優化、功能互補、集約發展的城鎮體系。三要推進旅游業發展。充分發揮公路網絡密集優勢,大力優化旅游産業布局,建設一批旅游産業集聚區。科學整合旅游資源,搞好公路、鐵路沿綫旅游景點的包裝策劃,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綫路。健全完善旅游配套服務設施,拓展旅游産業功能,提升産業發展素質,促進旅游産業大發展、大繁榮。
(二)圍繞鐵路通道建設,促進鐵路經濟發展。
隨著鐵路建設和改造步伐加快,給鐵路沿綫地區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商機。一要加快裝備製造業發展。切實發揮鐵路大宗貨物運輸能力,重點發展基礎製造裝備、重大成套裝備和交通運輸裝備,加快提升城市軌道交通車輛、信號系統、列車網絡控制系統等機電設備的自主化水平,培育一批在國際上有影響力、在行業中有競爭力、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龍頭企業,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二要加快服務業集聚區建設。依托發達的鐵路網絡,按照企業集中、産業集聚、資源共享、經營集約的原則,合理確定集聚區發展的布局形態和功能定位,積極拓展服務業發展平臺,加快重點區域、企業、重大工程等服務業載體建設,努力形成一批規模較大、集聚度高、特色鮮明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三要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圍繞鐵路貨運場站改造升級,以市場爲導向、企業爲主體、政策爲引導,加快建設物流信息平臺、交通樞紐設施、綜合運輸方式等物流基礎設施體系,支持農村物流、城市配送和郵政快遞業規範有序發展,逐步建成全方位、多層次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
(三)圍繞港口水運建設,促進臨港經濟發展。
充分發揮港口資源優勢,把沿海經濟帶打造成爲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一要大力發展港口貿易。全面發展港口作業、國際配送、轉口貿易等業務,搭建汽車、石化、礦石和冷鏈等多種形式的市場交易平臺,重點引進一批國際知名的物流企業、加工製造企業和跨國采購中心,建設功能完備、服務高效、種類齊全、集聚明顯的貿易中心。二要大力發展港前加工業。建立港前加工業發展平臺,積極爭取各類保稅港區、出口加工區等政策支持,鼓勵吸引木材、糧食等一批深加工企業集聚,建立具有港前結算中心、金融中介功能的服務機構,逐步形成本地生産、本地加工、本地轉口,實現港口與加工業相互融合、聯動發展。三要大力推進冶金、石化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利用港口“大進大出”、“以進帶出”優勢,按照煉化一體化、裝置規模化、産業園區化、生産清潔化、産品高端化的要求,推進石化産業布局優化和結構升級。推進冶金産業向基地化、大型化、一體化方向發展,著力優化産品結構,拉長産業鏈條,提高産業集中度和加工深度,實現由規模擴張向效益增長轉變。
六、“十三五”時期交通運輸建設的保障措施
(一)深化交通運輸改革,推進法治政府部門建設。
加快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深入推進“一城一交”大部門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全省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完善綜合交通運輸規劃體系,推進綜合運輸服務銜接和信息共享。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强化事前事中事後監管,進一步提高行政審批效率,打造陽光審批。加快推進農村公路管理體制改革,理順農村公路管養體制,健全農村公路管理制度,完善農村公路管理考核體系,發揮縣級政府對農村公路管理的主體責任。推進港口資源整合,建立港口分工協作機制,推動港口差异化發展。建立完善的地方法規體系,完成《遼寧省治理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條例》和《遼寧省交通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的立法工作。推進交通行政執法改革,建立行爲規範、高效便民、保障有力的綜合行政執法體制,實現陽光執法。積極探索交通運輸管理體制調整優化問題,加快推進政企、政事分開,不斷增强交通運輸發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