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野導航 |
|
|
最新專題視野 |
【時間:2017-8-24】 |
一、“十三五”醫改規劃起草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麽? “十二五”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强領導下,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扎實推進醫改各項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和明顯成效。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决勝階段,也是建立健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關鍵時期。當前,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健康需求日益增長,但我國衛生資源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分布不均衡、供給主體相對單一、基層服務能力薄弱等問題比較突出,維護和促進人民健康的制度體系仍需不斷完善。特別是隨著醫改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深層次體制機制矛盾的制約作用日益凸顯,利益格局調整更加複雜,改革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協同性明顯增强,任務更爲艱巨。同時,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以及疾病譜變化、生態環境和生活方式變化、醫藥技術創新等,都對深化醫改提出了更高要求。 爲統籌謀劃“十三五”期間醫改工作,制定了《規劃》,旨在鞏固前期改革成果、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統一思想、堅定信念、增强定力,進一步加强組織領導、制度創新和重點突破,推動醫改由打好基礎轉向提升質量、由形成框架轉向制度建設、由單項突破轉向系統集成和綜合推進,用中國式辦法破解醫改這個世界性難題,爲保障人民健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增添新動力。 二、深化醫改取得了哪些重大進展和明顯成效? 深化醫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是維護人民群衆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2009年啓動深化醫改後,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持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爲公共産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堅持保基本、强基層、建機制的基本原則,堅持統籌安排、突出重點、循序推進的基本路徑,攻堅克難,扎實推進改革各項工作,深化醫改取得重大進展和明顯成效。 一是基本建立全民醫保制度。以基本醫療保障爲主體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逐步健全,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逐步提高。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參保人數超過13億,參保覆蓋率穩固在95%以上。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準由改革前2008年的人均80元提高到2016年的420元。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推動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不斷完善醫療救助制度。大力推進支付制度改革,加快推進基本醫保全國聯網和异地就醫結算工作。支持商業健康保險加快發展。我國在較短的時間內織起了全世界最大的全民基本醫保網,爲實現人人病有所醫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全面深化公立醫院改革。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已全面推開。國家聯繫試點城市擴大到200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擴大到11個。改革地區緊緊圍繞破除以藥補醫、創新體制機制、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三個關鍵環節,落實政府的領導責任、保障責任、管理責任、監督責任,探索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推動醫院管理模式和運行方式轉變,著力建立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同時積極促進健康服務業和社會辦醫發展。 三是有序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加快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制度。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支持縣級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加强以全科醫生爲重點的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培養。完善醫療衛生機構間分工協作機制。推動大醫院和基層形成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發展共同體。開展多種形式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試點。以高血壓、糖尿病爲重點開展分級診療試點工作,探索結核病分級診療綜合防治服務模式。 四是逐步健全藥品供應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基本藥物遴選、生産、流通、使用、定價、報銷、監測評價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加强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與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療保障體系的銜接。改革完善公立醫院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辦法。對部分專利藥品、獨家生産藥品,完善藥品價格談判策略。構建藥品生産流通新秩序。大力推進藥品價格改革,絕大多數藥品實際交易價格主要由市場競爭形成。 五是大力實施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政府補助標準不斷提高。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從2009年15元提高到2016年45元,項目類別達到了12大類,基本覆蓋居民生命全過程。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覆蓋範圍不斷擴大。 六是不斷完善綜合監管制度。在深化醫改中著力用法治思維建立政府爲主體、社會多方參與的醫藥衛生監管體制。加强醫療衛生服務屬地化和全行業監管,重點强化醫療衛生服務行爲和質量監管,不斷完善醫療衛生服務標準和質量控制評價評估體系。强化事中事後監管。 通過不懈努力,群衆負擔實現“一優兩降”,即醫院收入結構持續優化,全國公立醫院藥占比已從2010年的46.33%降至40%左右,政府辦醫療機構收入增幅由2010年的18.97%降至10%左右,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重降到30%以下,爲近20年來最低水平。與此同時,人民健康水平實現“一升兩降”,即人均期望壽命從2010年的74.83歲提高到2015年的76.34歲,提高了1.51歲,孕産婦死亡率從31.9/10萬降爲20.1/10萬,嬰兒死亡率從13.8‰降爲8.1‰,人民健康水平總體上優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用較少的投入取得了較高的健康績效。實踐證明,我們堅持用中國式辦法解决醫改這個世界性難題,方向正確、路徑清晰、措施得力、成效顯著,改革成果廣泛惠及人民群衆,對解决看病就醫問題,提高人民群衆健康素質,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十三五”期間醫改的總體思路是什麽? “十三五”期間的醫改工作,將繼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爲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决策部署,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正確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樹立大健康理念,全力推進衛生與健康領域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加快建立符合國情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實現發展方式由以治病爲中心向以健康爲中心轉變,推進醫藥衛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爲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堅實基礎。 在推進改革進程中,將堅持以人民健康爲中心,堅持保基本、强基層、建機制,堅持政府主導與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相結合,堅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堅持突出重點、試點示範、循序推進。 四、“十三五”期間醫改要實現的主要目標有哪些? “十三五”期間的醫改工作,將在注重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同時,針對人民健康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變化,突出前瞻性和創造性,注重長遠目標與近期重點相結合,既謀劃未來五年的工作,也設計好本届政府的突破點,分階段排出次序。 到2017年,基本形成較爲系統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政策框架。分級診療政策體系逐步完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和綜合監管制度建設加快推進,全民醫療保障制度更加高效,藥品生産流通使用政策進一步健全。 到2020年,普遍建立比較完善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比較健全的醫療保障體系、比較規範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和綜合監管體系、比較科學的醫療衛生機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經過持續努力,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基本適應人民群衆多層次的醫療衛生需求,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比2015年提高1歲,孕産婦死亡率下降到18/10萬,嬰兒死亡率下降到7.5‰,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到9.5‰,主要健康指標居于中高收入國家前列,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下降到28%左右。 五、“十三五”期間醫改工作整體構架是什麽? “十三五”期間,深化醫改工作將全面貫徹落實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以建立符合國情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爲重點,在分級診療、現代醫院管理、全民醫保、藥品供應保障、綜合監管等5項制度建設上取得新突破。同時,統籌推進相關領域改革,主要包括:健全完善人才培養使用和激勵評價機制,加快形成多元辦醫格局,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等。 六、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十三五”期間的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工作,將在堅持居民自願、基層首診、政策引導、創新機制的基礎上,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爲重要抓手,鼓勵各地結合實際推行多種形式的分級診療模式,推動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就醫新秩序。一是健全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優化醫療衛生資源布局,明確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功能定位。提升遠程醫療服務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促進醫療資源縱向流動。推進大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與專科醫生的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將軍隊醫療機構全面納入分級診療體系。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療和疾病康復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强化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本醫療服務能力建設,加强縣級公立醫院綜合能力建設和學科建設。通過鼓勵大醫院醫師下基層、退休醫生開診所以及加强對口支援、實施遠程醫療、推動建立醫療聯合體等,把大醫院的技術傳到基層。進一步完善基層管理和運行機制。三是引導公立醫院參與分級診療。進一步完善和落實醫保支付和醫療服務價格政策,調動三級公立醫院參與分級診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三級公立醫院收治疑難複雜和危急重症患者,逐步下轉常見病、多發病和疾病穩定期、恢復期患者。推動醫療聯合體建設,與醫保、遠程醫療等相結合,實現醫療資源有機結合、上下貫通。四是推進形成診療—康復—長期護理連續服務模式。明確醫療機構急慢分治服務流程,建立健全分工協作機制,暢通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康復醫院和護理院等慢性病醫療機構之間的轉診渠道,形成“小病在基層、大病到醫院、康復回基層”的合理就醫格局。五是科學合理引導群衆就醫需求。建立健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通過提高基層服務能力、醫保支付、價格調控、便民惠民等措施,鼓勵城鄉居民與基層醫生或家庭醫生團隊簽約。完善雙向轉診程序,建立健全轉診指導目錄,重點暢通向下轉診渠道,逐步實現不同級別、不同類別醫療機構之間的有序轉診。對符合規定的轉診住院患者連續計算起付綫。到2017年,分級診療政策體系逐步完善,85%以上的地市開展試點。到2020年,分級診療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國情的分級診療制度。 七、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十三五”期間,將進一步深化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加快推進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到2017年,各級各類公立醫院全面推開綜合改革,初步建立决策、執行、監督相互協調、相互制衡、相互促進的管理體制和治理機制。到2020年,基本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權責清晰、管理科學、治理完善、運行高效、監督有力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立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運行新機制和科學合理的補償機制。一是完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妥善處理醫院和政府關係,實行政事分開和管辦分開,推動醫院管理模式和運行方式轉變。健全公立醫院法人治理機制,落實內部人事管理、機構設置、收入分配、副職推薦、中層幹部任免、年度預算執行等自主權。建立健全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財務報告制度、總會計師制度、第三方審計制度和信息公開制度。二是建立規範高效的運行機制。取消藥品加成(不含中藥飲片),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加大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降低醫院運行成本等,建立科學合理的補償機制。加强分類指導,理順不同級別醫療機構間和醫療服務項目的比價關係。放開特需醫療服務和其他市場競爭比較充分、個性化需求比較强的醫療服務價格,由醫療機構自主制定。三是建立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編制人事和薪酬制度。創新公立醫院編制管理方式,在部分大中城市三級甲等公立醫院開展編制管理改革、實行人員總量管理試點。落實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結合實際合理確定公立醫院薪酬水平,逐步提高人員經費支出占業務支出的比例。按照有關規定,公立醫院可以探索實行目標年薪制和協議薪酬。四是建立以質量爲核心、公益性爲導向的醫院考評機制。機構考核應涵蓋社會效益、服務提供、質量安全、綜合管理、可持續發展等內容,重視衛生應急、對口支援以及功能定位落實和分級診療實施情况等體現公益性的工作。醫務人員考核突出崗位工作量、服務質量、行爲規範、技術難度、風險程度和服務對象滿意度等指標,負責人考核還應包括職工滿意度等內容。五是控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設定全國醫療費用增長控制目標。以設區的市爲單位向社會公開轄區內各醫院的價格、醫療服務效率、次均醫療費用等信息。落實處方點評制度。 八、全民醫保制度建設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十三五”期間的全民醫保制度建設工作,將按照保基本、兜底綫、可持續的原則,圍繞資金來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規範化、管理服務社會化三個關鍵環節,加大改革力度,建立高效運行的全民醫療保障體系。到2017年,基本實現符合轉診規定的异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到2020年,基本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一是健全基本醫保穩定可持續籌資和報銷比例調整機制。完善醫保繳費參保政策,逐步建立穩定可持續的多渠道籌資機制,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各方承受能力相適應。健全與籌資水平相適應的基本醫保待遇動態調整機制。按照分級管理、責任共擔、統籌調劑、預算考核的基本思路,加快提高基金統籌層次。推進基本醫保全國聯網和异地就醫直接結算,减少群衆“跑腿”、“墊資”。建立健全异地轉診的政策措施,推動异地就醫直接結算與促進醫療資源下沉、推動醫療聯合體建設、建立分級診療制度銜接協調。二是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醫保支付機制和利益調控機制,實行精細化管理,激發醫療機構規範行爲、控制成本、合理收治和轉診患者的內生動力。全面推行按病種付費爲主,按人頭、按床日、總額預付等多種付費方式相結合的複合型付費方式,鼓勵實行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DRGs)方式。三是推動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在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實現覆蓋範圍、籌資政策、保障待遇、醫保目錄、定點管理、基金管理“六統一”的基礎上,加快整合基本醫保管理機構。統一基本醫保經辦管理,可開展設立醫保基金管理中心的試點。加快推進醫保管辦分開,提升醫保經辦機構法人化和專業化水平。四是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機制。在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基礎上,采取降低起付綫、提高報銷比例、合理確定合規醫療費用範圍等措施,提高大病保險對困難群衆支付的精准性。全面開展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工作,將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等低收入救助對象,以及因病致貧家庭重病患者納入救助範圍。五是推動商業健康保險發展。積極發揮商業健康保險機構在精算技術、專業服務和風險管理等方面的優勢,鼓勵和支持其參與醫保經辦服務,形成多元經辦、多方競爭的新格局。加快發展醫療責任保險、醫療意外保險,探索發展多種形式的醫療執業保險。豐富健康保險産品,强化健康保險的保障屬性。 九、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建設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十三五”期間,將實施藥品生産、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破除以藥補醫,建設符合國情的國家藥物政策體系,理順藥品價格,促進醫藥産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保障藥品安全有效、價格合理、供應充分。一是深化藥品供應領域改革。推動企業提高創新和研發能力,推動中藥生産現代化和標準化,實現藥品醫療器械質量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打造中國標準和中國品牌。加快推進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鼓勵以臨床價值爲導向的藥物創新。建立健全短缺藥品監測預警和分級應對機制,繼續開展用量小、臨床必需、市場供應短缺藥品的定點生産試點。二是深化藥品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構建藥品流通全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格局,形成現代流通新體系。加快發展藥品現代物流,鼓勵區域藥品配送城鄉一體化。推動流通企業向智慧型醫藥服務商轉型。推廣應用現代物流管理與技術,規範醫藥電商發展,健全中藥材現代流通網絡與追溯體系。三是完善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制度。落實公立醫院藥品分類采購,堅持集中帶量采購原則,鼓勵跨區域聯合采購和專科醫院聯合采購。實施藥品采購“兩票制”改革(生産企業到流通企業開一次發票,流通企業到醫療機構開一次發票)。完善藥品價格談判機制,逐步增加國家談判藥品品種數量,幷做好醫保等政策銜接。開展高值醫用耗材、檢驗檢測試劑、大型醫療設備集中采購。四是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鞏固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實施基本藥物制度成果,推動基本藥物在目錄、標識、價格、配送、配備使用等方面實行統一政策。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堅持中西藥幷重。五是完善國家藥物政策體系。采取綜合措施切斷醫院和醫務人員與藥品、耗材間的利益鏈。探索醫院門診患者多渠道購藥模式,患者可憑處方到零售藥店購藥。進一步完善藥品價格形成機制,逐步建立符合我國藥品市場特點的藥價管理體系。建立健全醫保藥品支付標準。完善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藥師管理制度,體現藥事服務價值。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立藥品出廠價格信息可追溯機制,形成1家年銷售額超過5000億元的超大型藥品流通企業,藥品批發百强企業年銷售額占批發市場總額90%以上。 十、綜合監管制度建設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十三五”期間,將進一步健全醫藥衛生法律體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完善與醫藥衛生事業發展相適應的監管模式,提高綜合監管效率和水平,推進監管法制化和規範化,建立健全職責明確、分工協作、運行規範、科學有效的綜合監管長效機制。一是深化醫藥衛生領域“放管服”改革。按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要求,推進醫藥衛生領域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轉變監管理念,創新監管機制和監管方式,更加注重加强事中事後監管。二是構建多元化的監管體系。完善政府監管主導,第三方廣泛參與,醫療衛生機構自我管理和社會監督爲補充的多元化綜合監管體系。利用信息化手段對所有醫療機構門診、住院診療行爲和費用開展全程監控和智能審核。建立健全社會共治機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三是强化全行業綜合監管。實行屬地化監督,建立健全綜合監管保障機制。推行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的“雙隨機抽查”,抽查情况及查處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建立違法違紀“黑名單”制度,對進入“黑名單”的機構和人員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加强醫療養生類節目和醫療廣告監管。四是引導規範第三方評價和行業自律。鼓勵符合條件的第三方積極開展或參與評價標準的諮詢、技術支持、考核評價等工作,推動醫療機構考核評價由政府主導逐步向獨立第三方評價轉變。强化行業自律,推動行業組織建立健全行業管理規範和準則。到2020年,對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監督檢查實現100%覆蓋。 十一、統籌推進相關領域改革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在重點抓好5項制度建設的同時,統籌推進3個方面工作:一是健全完善人才培養使用和激勵評價機制。從提升薪酬待遇、發展空間、執業環境、社會地位等方面入手,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醫務人員改革主力軍作用。完善畢業後教育制度,到2020年,所有新進醫療崗位的本科及以上學歷臨床醫師均接受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幷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于人員獎勵。二是加快形成多元辦醫格局。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健康服務業,擴大健康服務相關支撑産業規模。加快社會辦醫發展。促進醫療與養老融合,發展健康養老産業。促進醫療與旅游融合,加快推進健康旅游産業發展。促進互聯網與健康融合,發展智慧健康産業。促進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實現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三是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政府購買公共衛生服務。建立健全專業公共衛生人員的激勵機制,人員和運行經費根據人員編制、經費標準、服務任務完成及考核情况由政府預算全額安排。 十二、如何保障落實“十三五”醫改規劃? 落實好“十三五”醫改規劃的保障措施,歸納起來主要是“七個强化”。一是强化組織領導。地方由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或一位主要負責同志擔任醫改領導小組組長,充分發揮醫改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作用,統一推進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二是强化責任落實。落實各級政府的領導責任、保障責任、管理責任、監督責任。加大政府衛生投入力度,到2020年,全面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域衛生規劃的公立醫院投入政策,逐步償還和化解符合條件的公立醫院長期債務。三是强化改革探索。尊重和發揚基層首創精神,充分放權,鼓勵地方銳意進取、因地制宜大膽探索。四是强化科技支撑。繼續組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五是强化國際合作。制訂實施中國全球衛生戰略,結合“一帶一路”建設,深入參與全球衛生治理。六是强化督查評估。建立健全督查評估制度,充分發揮第三方評估作用,强化結果運用和激勵問責。增强監測實時性和準確性。七是强化宣傳引導。加强政策解讀,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合理引導社會預期,提高群衆對改革的知曉率和參與度,提高醫務人員投身改革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