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經濟正面臨內外交困的緊張形勢。韓國銀行(央行)24日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GDP)環比下降0.2%,同比縮减0.1%,這是繼去年二季度後再次出現負增長。分析稱,內需疲軟成爲拖累韓國經濟的主因。與此同時,韓國外部貿易形勢不容樂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報告將韓國2025年經濟增長預期從2.0%大幅調降至1.0%,降幅爲主要發達國家之最。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央行24日發布的GDP速報值顯示,自2024年二季度出現0.2%的負增長後,韓國經濟增速持續在0.1%以下的低位徘徊。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負增長發生在經濟已處于零增長區間的基礎上,較去年因高基數效應導致的負增長更具警報意義。韓國央行此前在2月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一季度增速爲0.2%,實際數據較預期低0.4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其全年1.5%的增長目標或將面臨重大調整。
內需疲軟成爲拖累韓國經濟的主因。數據顯示,一季度民間消費環比下降0.1%,主要受服務業消費不振拖累;政府消費因醫療保險支出减少同樣下降0.1%。投資領域尤爲嚴峻,建設投資和設備投資分別下滑3.2%和2.1%,反映出企業投資信心不足。
韓國央行行長李昌鏞24日在接受美國財經新聞媒體CNBC時表示,韓國作爲出口導向型經濟體,正面臨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的挑戰。“除美國加征關稅的直接衝擊外,通過全球價值鏈傳導的間接影響同樣不容小覷。”在4月17日的金融貨幣委員會會議後的記者座談會上,李昌鏞警告稱:“從美國出臺的關稅政策來看,2月經濟展望時設定的假設情景過于樂觀。考慮到一季度政治不確定性長期持續,以及大規模山火等特殊因素,經濟增長率將出現顯著下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新報告反映了美國濫施關稅政策對包括韓國在內的主要國家經濟增長的明顯衝擊。據韓國紐西斯通訊社報道,IMF在4月22日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將韓國2025年經濟增長預期從1月報告中的2.0%大幅下調1個百分點至1.0%。2026年增長預期也從2.1%調降至1.4%。在美國濫施關稅下,主要國家增長預期普遍下調,韓國成爲發達經濟體中降幅最顯著的國家。報道稱,由于長期以出口爲核心增長動力,預計韓國經濟將在全球關稅戰爭的漩渦中陷入相當艱難的處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