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道,當地時間4月2日,德國聯邦環境局發布環境評估報告指出,近年來,德國發展可再生能源成績顯著。2018年,德國可再生能源占發電量的比例首度超過4成,全國碳排放量明顯下降逾4%。
根據德國聯邦環境局2日公布的評估數據,2018年,德國碳排放量約爲8.69億噸,較2017年同比下降了4.2%。
據悉,德國碳排放量下降最多的是傳統能源業,幅度達到了4.5%,其下降主要原因在于煤電廠的相繼關閉,以及歐盟碳交易價格上漲,導致火力發電的成本增加。
德國聯邦環境局局長克勞茲貝格表示,去年德國通過可再生能源减少了1.84億噸的碳排放量,其中以風力發電的貢獻最大,由此可見可再生能源對氣候保護的重要性。
克勞茲貝格說,在住宅領域,由于冬季氣溫相對溫暖,暖氣用量减少,碳排放量下降了11%。而汽油和柴油價格居高不下,也導致了交通領域的碳排放量降低了2.9%。 德國聯邦環境部部長舒爾茨表示,2018年,德國風力和太陽能的發電量明顯增加,反之煤、石油和天然氣的用量則减少,使全國碳排放量顯著下降。由此可見,拓展可再生能源、减少用煤和碳排放交易等氣候保護措施正在發揮成效。
根據德國環境治理官方目標,2030年前,德國將較京都議定書基準年1990年减少55%的碳排放量。截止到2018年年底,德國减排目標僅完成了30.6%,離總目標仍具有較大距離。
舒爾茲强調,德國仍需繼續努力才有可能達到2030年計劃减排目標。爲此,德國環境部已提出氣候保護法議案草案,該議案有望在年內獲得通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