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煤電頂牛上演 電企高額負債陷無解局 電企負債無解局 高額的負債已成為五大發電企業難以擺脫的困局,如何破解至今尚無答案 新年,新一輪煤電“頂牛”繼續上演。五大電力集團的年度工作會議上,高額的負債成為最讓各企業負責人頭疼的議題。 1月21日,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下稱“大唐集團”)2011年工作會議召開。會議上,大唐集團的負責人明確表示要繼續將“加大資本運營力度,努力降低資產負債率”做為2011年的工作重點之一。 大唐集團只是五大電力集團的縮影。“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五大發電集團的負債率較2009年相比並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依然還呈現小幅度上升的趨勢。其中大唐集團的負債率接近90%。”一位五大發電集團內部人士向《財經國家週刊》透露。 長期以來,五大發電集團不斷攀升的負債率一直受到外界的廣泛關注。2008年之後,五大發電集團的負債率一舉突破80%以上。國資委曾就此對五大電力集團提出警告,同時將負債率的問題納入了2010年度業績考核指標。 警告並未起到實質作用。電監會的一份內部材料顯示,截至2010年9月底,五大發電集團的資產負債率都高於80%,各公司“財務費用負擔重,財務風險比較大”。其中除了中電投負債率略降0.2%外,其它四大電企負債率均持續增長。 不如意的融資 “這幾年為了降低負債率,我們幾乎把所有挖潛的辦法都用了。”五大電力集團的一位中層告訴《財經國家週刊》,在電力巨頭看來,上市融資是降低負債率的“救命稻草”。 2009年底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下稱“國電集團”)下屬的國電龍源集團於H股上市,成為央企首個境外上市的新能源公司。國電龍源募集資金171.36億港元,一舉將國電集團2009年資產負債率降低3%左右。 一扇簡單快捷的負債率達標之門似乎就在眼前。 2010年12月,大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唐新能源”)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但掛牌首日即跌穿發行價。公告顯示,大唐新能源此次公開發售共獲資金47億港元,僅為預期目標的一半。 分析人士指出,大唐集團對此次上市抱有很高的期望,在基石投資者方面也下足了工夫,所選擇的7家基石投資者均實力雄厚。但市場對大唐新能源並不買賬,很大一部分原因源于投資者對目前國內電力市場並不看好。 面對大唐新能源的前車之鑒,本來預期同期上市的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下稱“華能集團”)全資子公司華能新能源選擇了推遲上市計劃。 “上市融資我們確實有考慮到降低負債率的因素,但是看到市場對於大唐新能源的反應並不樂觀,我們還是選擇避開這一時期。畢竟我們得到的審批在半年內都是有效的。”一位華能集團的內部人士表示。 至此,五大發電集團已有三家將旗下新能源資產分拆上市。但是,面對變幻莫測的資本市場,融資結果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境地。 “上市融資,確實可以在短期之內對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這僅僅只能在一段時期之內有效。如果五大發電集團根本的問題無法得到解決,一段時間之後,負債率還是會反彈。”一位電力行業內部人士告訴《財經國家週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