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行業10年高速發展 仍難獲得消費者滿意 近幾年,隨著房價節節攀升,普通家庭花在裝修上的錢也在不斷增加,裝修行業發展迅猛。 《中華建築報》去年8月16日的報道顯示,2009年全國住宅裝飾產值已達到9000億元,比2008年增長了12.5%。實際上,進入2000年以後,我國住宅裝飾裝修業以每年13%的速度迅猛發展,與中國GDP一樣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管理滯後、市場不規範、服務意識差等原因,住宅裝修業的投訴率長期居高不下。 去年12月,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公佈調查結果,對全省部分服務行業的公眾滿意度進行排名,結果家居裝修行業倒數第三。 《2010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數據顯示,房屋及裝修建材類投訴全年為35424件,比2009年增長了2.2%。其中,裝飾材料類投訴16381件,在各類商品和服務的投訴量中位居第十。 有業內人士認為,住宅裝修業糾紛頻發,與開發商也有直接關係。因建築質量不合格,房屋滲漏、面積縮水等原因導致的裝修問題,近年來同樣層出不窮。 另外,住宅裝修業從業門檻低,一線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也帶來不少裝修質量隱患。 此外,裝修材料種類繁多、施工工藝不統一、裝修報價混亂等現象,也導致裝修市場“貓兒膩”頻出,消費者抱怨不斷。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裝修中的“材料安全”問題也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重視。很多人甚至將裝修材料是否環保,作為選購家裝建材的首要標準。 去年7月,中國家居產業經濟指數研究中心發佈的《中國時尚城市家居裝修流行趨勢調查報告》顯示,環保、質量和功能,分別是北京消費者購買裝修材料和傢具時考慮最多的前三個因素,獲選率分別占33%、22%和13%。 今年1月20日,在北京召開的2011年全國室內環保行業年會上,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副會長宋廣生介紹,從各地的家庭檢測統計數據看,甲醛超標的態勢正在回升,全國新裝修房甲醛超標率平均達到69.7%,比5年前的60%明顯上升。 為了規範住宅裝修行業,國家曾相繼出臺了《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建築裝飾裝修質量驗收規範》等一系列法規。但由於宣傳或執行不到位等原因,這些法規一直難以發揮效用。裝修更多的是消費者與裝修公司之間的商業協議行為。至於裝修公司能否保證裝修材料的環保與安全,有沒有能力鑒別裝修材料,很多時候說不清,道不明。無論是業主,還是裝修公司,很多時候只能聽任材料銷售商信口開河。 中國建築裝飾協會行業發展部主任王本明認為,住宅裝修市場不規範,要靠加大管理力度,擴大管理覆蓋面才能解決。面對龐大的家裝市場,僅有管理條例是不夠的。 宋廣生建議,應引入公平、公正、權威的第三方質量監督機制,保護消費者權益,促使裝飾公司提高質量。除了政府部門,行業協會能否發揮第三方監測機構的作用,承擔裝修工程質量監測的功能,值得研究。 除了裝修材料,裝修施工質量同樣會造成種種意外。有專家認為,目前裝修市場上存在大量“家裝遊擊隊”,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行業秩序。業主雇用“家裝遊擊隊” 時,往往沒有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責任。“家裝遊擊隊”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一旦出現裝修問題,業主找不到人,也享受不到售後服務,只能自己擔著。“遊擊隊”施工時,一旦施工不合理,對材料使用不當,同樣可能製造室內環境污染事故。 宋廣生認為,對這部分裝修從業者,應區別對待。對那些長期在城市裏從事裝修工作,收費合理、技術高、口碑好的工人,可以積極引導、規範和管理。他介紹,哈爾濱市室內裝飾協會探索出了“室內裝飾裝修家政服務”的管理模式,把裝修工人組織起來,通過備案、培訓後,頒發證書,受到很多業主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