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價掛鈎”醫藥招標政策將覆蓋全部藥品 在非基本藥物招標中引入“量價掛鈎”的做法,目前還處在“吹風”階段。業界目前對“量價掛鈎”態度不一。支持者稱此舉將有助於藥品招標回歸本質,促進規模化生產。反對者則認為,此舉若在各省市非基本藥物招標中推廣,將加劇地方保護主義,並導致新一輪的價格戰,最終的結果是,大量藥企或被迅速洗出市場。 非基藥帶量採購將小範圍試點 “衛生部就是吹吹風,看下面反應如何。非基本藥物探索帶量採購,設想是很好的,希望借此實現供應商有序化。”國藥集團一位醫藥行業資深專家如是說。 按照全國衛生系統紀檢監察暨糾風工作會議的部署,各地接下來要在落實基本藥物帶量採購基礎上,通過多種形式積極探索非基本藥物帶量採購。 據記者瞭解,藥品帶量採購、“量價掛鈎”起源于上海閔行區,其“一品一規一廠一配送”的藥品集采模式後來被安徽省借鑒,最終設計成了“一品三劑型兩規格”加“單一貨源承諾制”的基本藥物帶量採購模式。該“單一貨源承諾制”後被寫入國辦發〔2010〕56號文,即《規範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採購機制指導意見的通知》。自此,基本藥物帶量採購被複製到全國。 源于閔行的“一品一規一廠”模式,最早並非針對基本藥物,而是納入政府採購的全體藥物,且該模式一度得到衛生部的大力支持。依照此番衛生系統會議透露出來的消息,“一品一規一廠”已顯示出了向非基本藥物推廣的跡象。 為降低藥品價格,並解決醫療機構二次議價問題,來自上述會議消息指,衛生部今年即將探索非基本藥物“一品一規一廠”的採購辦法,接下來,或先選擇少數幾個品種實行帶量採購,待取得經驗後逐步擴大範圍。 “這是一個大的趨勢。這一改革與新醫改關係重大,如果基本藥物帶量採購成功了,非基本藥物肯定也要按照這個路子走。”一位接近醫改辦、並在國有老牌制藥集團擔任銷售總監的消息靈通人士說。 前述總監認為,非基藥招標“量價掛鈎”一事,應結合國家的產業結構調整來看。對行業而言,帶量採購將加速行業的整合,促使不少中小企業“嫁”出去,成為大企業的子公司。 當然,藥品招標真的做到“量價掛鈎”,還需要國家打組合拳,“而公立醫院改革、招標、醫保、基本藥物和非基本藥物、新農合等相關配套措施都將是組合拳的組成部分。” “量價掛鈎”利弊難斷 記者注意到,時下,諸如“積極探索帶量採購和量價掛鈎的機制”、“在採購中要有數量的約定”等表述,已經陸續出現在一些省市藥品招標的材料中。但相比之下,醫藥行業內部對非基本藥物帶量採購的分歧卻依舊相當之大。 “上海這邊才剛開始基本藥物帶量採購,步伐比較慢,但是執行非常嚴格。廣東則要春節後才會啟動。非基本藥物招標若也"量價掛鈎",對行業而言將是很大的壓力,因為"量價掛鈎"的結果肯定是以價格取勝。”一位熟悉滬粵兩地藥品招標的業內人士如是對南都記者說。 一位接近商務部的專家甚至稱,在基本藥物帶量採購很多地方還沒做好的情況下,啟動非基本藥物帶量採購欠妥。該專家還認為,“量價掛鈎”從表面上看有助於大企業實現規模化經營,但由於是各個省市以量來訂購,各省肯定會顧及自己本地的企業,因此最終的實際效果反而是不利於規模化、集約化生產。 “現在的醫改,好多地方都是不給補貼,只給"政策"。"量價掛鈎"一旦覆蓋所有藥品,就容易形成區域式或地域式的生產經營模式。”上述專家如是稱。 不過,大力支持“量價掛鈎”的企業也不在少數。珠海麗珠集團一位副總裁就一直在呼籲藥品招標應引入“量”的概念,以此幫助企業產生規模效應,並最終實現合理降低藥價和扶持優質企業做大做強的雙重目標。 九州通副總裁耿洪武也認為帶量採購利大於弊。他認為,不論是“一品一規一廠”制,還是“單一貨源承諾制”,都將使醫療機構一個品種只有一種選擇。“該政策設計避免了產品同質化的市場惡性競爭,使得通過回扣競爭進行促銷的方式失去了土壤。” 此外,採訪中還有部分企業對中標後的使用問題存在擔心。他們認為,若處理不好醫生的處方問題,醫療機構若不積極使用中標藥品,還是會成為“廢標”。 招標回歸本質 事實上,閔行模式的設計者之一,中國人民大學醫藥物流研究中心主任李憲法也曾公開表示,如果以省為單位“量價掛鈎”,要求全省醫療機構共同使用同一供應商的藥品,不但無法合理滿足城鄉居民和不同等級、不同類別醫療機構的用藥需求,還會使大批藥品供應商迅速退出市場,對醫藥行業造成嚴重損害。 當然,李憲法並不認為終結“一品一規一廠”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他認為,為避免集中採購對制藥行業造成過度衝擊,應合理控制醫療機構採購聯合體的規模。 據記者瞭解,藥品招標“量價掛鈎”一直是世界衛生組織藥品集中採購的規範,按照國際通行的做法,藥品集中採購的中標價應當與採購數量、回款時間和配送半徑掛鈎,採購批量越大、回款時間和配送半徑越短,價格越低。但是包括中國在內的不少國家一直未認真執行。 不管爭議孰是孰非,2010年基本藥物招標啟動的帶量採購,無疑是暗示著一度被視為“異化”十多年的中國藥品招標模式在逐步向本質回歸。此前,我國藥品招標多為招資格,而不是招量。 “如果非基本藥物也慢慢這樣去做,只能說我國藥品招標將加速回歸招標的本質。帶量招標,其實是招標中的一個基本原理。招標的實質就是把需求集中起來,通過量的方式,實現降低價格的目的。從對行業影響的角度來看,價格降低,利益鏈肯定會暫時失調。但是,行業利潤縮小了,不等同於不利於行業的發展。一個行業的發展,應是一種在合理利潤下的發展,而合理的利潤須靠市場競爭來定。所以,業內不必過多擔心非基本藥物帶量採購對行業的影響,自然會有市場規律去調節。”耿洪武如是指出。 至於帶量採購中可能存在的抵觸道德的問題,比如通過做假藥或低限投料來壓低成本,在招標中惡意報低價等的行為,有企業則認為,這不是招標能解決的問題,而是法律要解決的問題。 名詞解釋 藥品招標“量價掛鈎”一直是世界衛生組織藥品集中採購的規範,按照國際通行的做法,藥品集中採購的中標價應當與採購數量、回款時間和配送半徑掛鈎,採購批量越大、回款時間和配送半徑越短,價格越低。
|